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七十九章 弱点

    西南的强大是世界公认的,彪炳的战绩展示了西南的铁血强盛。

    在中国国内,每一个人提到西南,第一印象是就强大,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即使竞争对手北洋也不得不承认这点。

    在国外,尤其是西方世界,提到西南,第一感觉就是恐惧,“黄祸论”已经不可抑制的蔓延,王猛仿佛成为“上帝之鞭阿拉提”的化身,强大的西南军就仿佛当年的匈奴骑兵和蒙古铁骑那样给人感觉是不可战胜的。

    王猛想的一直是如何击败敌人取得胜利,一直坚信西南的发展完全有能力改变这个世界,至少改变中国的命运。可是杨永泰的话让他内心感到巨大的震动,西南的强大毋庸置疑,可西南的弱点也同样十分的清晰。

    西南因王猛而强大,西南军是王猛建立的,也在王猛带领下不断取得胜利并发展成为强大的百万雄师,西南军政无不留下王猛的烙印,王猛的地位无可取代,王猛的命令可以得到迅速的贯彻和落实,因为完全没有能抗衡的二号人物,没有人能反对,王猛不断创造的奇迹和几乎没有出现大的失误,让个人崇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几乎没有人会去质疑王猛的决定。也正是因为这种高度的集权,让王猛可以进行对这个时代弊端大量的惊醒大刀阔斧的改革,作为穿越者他有超越时代百年的见识,可以吸收新中国长期摸索积累的有益经验和避免历史上吃的亏,为此造就了一个蓬勃发展的西南。

    可是问题也出在这,如果王猛突然猝死或被刺杀,那会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形?群龙无首。因为王猛的起点实在太低,真正核心的班底只有他当初的一个连,尽管他大力培养,可是短时间却无法成长为出类拔萃的人才,难得出现一个许庆可以独当一面,却已经阵亡了。而为了确保军队的控制,王猛必须重用这些老部下。西南军中也有不少人才,比如蔡锷、蒋方震张孝准、唐继尧、杨永泰等,也受到了重用,可完全没有成长到主持大局的程度,至少王猛的大量掌控兵权的老部下绝对不会允许这些人上位掌权,那么结果毫无疑问就是政权之余导致内战,极可能土崩瓦解。

    杨永泰作为优秀的政客一眼就看到西南的弱点,迂回的反对王猛出走,并用“烽火戏诸侯”来形容其危害性。

    王猛如醍醐灌顶,来到这个时代,好不容易造就了大好局面,岂容破坏?当国家民族的命运和一个人的命运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的生命已经不再属于个人,他的自由已经被国家命运所捆绑限制。

    王猛现在有两条路:一、分权扶持接班人。这个结果会导致不同声音出现,那么无法按穿越者的超时代设计步伐保持中国的快速发展,各方的竞争内耗会严重影响到发展的速度;二、尽快结婚生子。以中国传统的子承父业的思想,就算王猛挂掉,相信西南各方也会以他儿子为平衡点,围绕在这个核心下至少表面维持稳步发展,直到新一代的领袖人物出现。

    问题是王猛希望中国能保持高速发展,可他想结婚的对象跑了。怎么办?

    王猛只能过着宅男生活,战局基本趋向平稳,他返回老巢重庆坐镇。主要的战事结束,西南的重心将转为建设上来,只有工业经济发展了,才能整体的提升中国的战争潜力和综合国力。战争方面已经基本转为海上潜艇为主的破袭战,打击英法日的贸易后勤,谈判自然他留下底线交给周铁成去和英法日拖,边打边谈。

    重庆已经不仅仅是世界因为西南军而知名,而是真正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大城市。

    王猛西进后就打算把重庆打造成为中国样板性质的现代化大都市,开始没钱换只能规划,可洗劫了中南半岛后就开始动工。重庆不仅仅是有大量的规划工业区,而且后来由于西方对西南封锁,西南大量的资金总不能存银行,大量的资金就投入王猛的规划蓝图建设中去。整个城市四通八达的地铁线直接开建,同时大量的可以行船规模的主要排水通道投建,同时为避免今后电线遍布和可能的媒体管道全部修建成可以成人直立行走的固定地下通道,主要街道的宽度都直接超过四五十米,许多建筑直接要求建设地下停车场和制定防震标准...尽管王猛的指示不少人看来很多是不合理的,但是王猛的权威太高,更本就没人反对,而是彻底贯彻落实。

    如此浩大的工程,加上重庆大量的贷款而扩大的超大工厂,直接让重庆的人口高达三百多万,几乎超过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重庆一度成为一个空前庞大的大工地。

    直到王猛返回重庆,许多地下工程已经完工,尽管地铁目前没有一条开始运营,施工仍然在继续。不过地面已经清理完成,宽阔的道路,有几条街已经建成大片的十几层的高楼大厦,宏大而新奇的现代化气息已经开始显现。城市已经出现汽车,当然更多的是自行车,无数的资金砸在建设上,自然工薪阶层的收入急剧增加,不计其数的工厂也造就无数的上班族,在王猛鼓动和贷款支持下,重庆数千人的工厂就出现数十个上百个,直接造就产业工人数十万,工业之发达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