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40章 这么多年货

    周伟动作挺麻利的。

    腊月二十五下午才给他打的电话,腊月二十六,他就将清单上的东西送过来了。

    原汁原味,全是农产品。

    就连瓜子都是他们村老方头家种的。本来打算自家和亲戚分分,一听可以卖钱。老方头的老婆立刻拍板决定卖了。

    至于糖果,就是乡下手工熬制的麦芽糖以及炒米糖。不是一共5斤,而是各自5斤。

    原先还遗憾不是大白兔奶糖的职工一下子就没话说了。10斤糖啊,招待亲戚朋友都有的剩,还能拿出去当年礼。

    这时代,一包蜜枣一包白糖就能当拜年的礼物了。

    周秋萍看到自己分的那份,总觉得她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40斤重的东西,她是多无聊,让人给自己拿过来了。她还得拎回部队家属区,然后再干里迢迢拖到下河村。

    神哎,有这么折磨人的吗?真是吃饱了撑的。

    周伟问她的意思∶"要不给你还捎回村里吧

    周秋萍头痛∶"我先拿点回家吃,剩下的都给我送回去吧。

    她本以为这个问题得到了完美解决,结果等她回家,她才发现什么叫炸弹等着她。

    发年货了,贸易公司居然给她发了年货

    据说领导年底视察工作,特别关心了她的情况。听说年货名单里没有她时,领导发了不小的脾气,说分管工作的部门负责人思想陈腐,完全没有锐意进取的精神。

    现在贸易公司缺的是什么?就是专业人才。能够为公司赚钱的人才。

    拘泥身份,让人挣钱的时候天经地义,分配福利时又说人家不是自己人。那你怎么好意思收人挣的钱?不是自己人,为什么替你挣钱

    贸易公司的负责人挨了一顿批,灰头土脸,只能赶紧又收拾出一份年礼,让人帮忙送了过来。

    周秋萍看着堆在院子里的鱼肉蛋奶,瞬间无语。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一下子搞这么多,她都不晓得要如何处理了。

    对了,她还请周伟家帮自己腌的咸肉灌了香肠呢。天哪!会不会直到她家搬去深圳前,这些东西都吃不完

    青青和星星不懂得大人的忧愁,高兴地在院子里跳来跳去,大声宣布∶"但是我妈妈发的年货

    小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小世界。

    家里两个大人上班的,到手的年货就格外多,能够堆成小山。

    有的小孩还特地带自己的小伙伴去自家参观,就是为了炫耀年货。

    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厉害呀,所以才发这么多好东西。

    青青和星星一直憋着没吭声呢,感觉自家情况拿不出手。

    现在,她们要大声宣布,所有人的年货都没有她们妈妈拿的多。她们妈妈最厉害

    周秋萍看她们耀武扬威的样子,真是哭笑不得。

    小孩就是小孩呀。

    她转过头问余成∶"对了,嫂子们的年货你们有没有准备?不应该的。要说我们音像店是外人,我接受。可嫂子们也是为了支持部队的工作,在千里迢迢跑到这里来。说不定在家乡,人家的工作很不错呢。

    余成摇摇头∶"这我不清楚,不过以前都没发过。估计她们也想不到。今年怕是来不及了。

    就是周秋萍这份,也是机动调用的。每年后勤购买年货都会留点空间,方便到时候调换。一个周秋萍能机动掉,那么多军嫂,那肯定不够。

    到时候发了她没发她,那不是成心找事吗

    周秋萍叹了口气∶"也行,凑合着吧。好歹我这边给发了些,也是个意思。

    她回过头,看着特地跑出去喊小朋友来自己家参观的一双女儿,又要扶额。

    这么多东西怎么办?买个冰柜冻起来吗?以后再拿出来慢慢吃

    哎哟喂,真是不怕麻烦。能吃新鲜的为什么要吃冷冻货呀

    余成在边上帮她出主意∶"要不你回家办个酒席吧。你看,你在村里分了田,阿姨又拿回了楼房,这么多大事,本来就应该办席面的。

    周高氏先在旁边点头,十分认可∶"是这么个道理。

    她早就想回家办酒席祭拜祖先了。可事情一桩接一桩,让她根本抽不出手来办这事,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既然眼下家里东西多,那还不如干脆趁机办个席面呢,好歹也是意思。

    周秋萍一琢磨,感觉这事在理。之前她也考虑过,但因为忙着挣钱就一直没顾上。

    马上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夜饭。这时候请人吃席面,也不怕漏了谁。

    她点头∶"那就办酒席吧。我看看还要哪些东西。

    请全村人吃饭,最适合的就是流水席,上硬菜。

    今天已经腊月27了,现在就出发的话,最早也要明天才能把席面办起来。

    糟糕,得快点买哦。再不买的话,菜市场都要关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