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53章 给领导拜年

    周秋萍一直住到大年初一下午,才办理手续出院。

    大夫让她别东奔西跑,回家后也要注意休息,避免再受凉。

    她连连点头称是。

    回到家,一家四口集体先上澡堂痛痛快快洗了个澡。从医院出来,可不得洗干净病气。

    这回余成没跟着,只把她们送到家,就跟战友喝酒去了。

    周秋萍心中暗松—口气。

    男女之间就是这样,对方不说开,你也不好做什么。不然闹僵了,反而彼此难堪。不如不动声色,彼此拉开距离。

    她们回了家,煮了牛奶配蒸米糕吃。吃糕吃糕,年年升高,真好。

    周秋萍起了个大早,插上电饭锅熬米粥,又在屉子上放了水饺,直接等蒸熟了吃;然后捋起袖子开始打扫家里的卫生。

    周高氏听到动静起来,看她忙得热火朝天的架势,不由得奇怪∶"你于啥

    周秋萍莫名其妙∶"打扫卫生啊,不收拾干净了,人家来拜年,不是看咱家的笑话吗

    周高氏随口回答∶"咱家有谁拜年啊。

    她老家是逃荒到的下河村,爹妈早死了。

    困难年代,听说大西北地广人稀不缺吃的,一个姐妹远嫁过去就断了联系。一个兄弟上山背石头,因为饿得发慌腿一软,从山上掉下来摔死了。后来嫂子带孩子改嫁去了外地,也没了音信。

    她在周家一直抬不起头,除了没生儿子外,娘家没人给她撑腰也是关键原因。

    至于婆家这头的亲戚,瞎,当年关系就一般,那些人没少挤兑她,还暗戳戳地想吃绝户。现在更没拉扯的必要。

    周秋萍笑道∶"左邻右舍过来坐呢。远亲不如近邻。

    周高氏倒是一怔,又开始惆怅∶"这搬走了,还不知道以后新邻居是啥样。

    原本她嫌屋子住的不舒坦,比不上在宁安县城的房子。可人吧,就是贱,住久了就有感情,习惯了便舍不得离开。

    周秋萍微微发愣,旋即迅速调整好状态∶"会越来越好的,肯定会越来越好。

    母女俩一道打扫,没多久就把屋子收拾得窗明几净。

    隔壁院子里传来祝嫂子的吆喝声∶"呀,秋萍,你们都回来了?怎么不在家多住两天呢。

    她丈夫过年也值班,走不开,她跟孩子也只能陪着他。

    周秋萍笑道∶"也没啥事,我老怀疑电饭锅插头没拔,怕出事,就回来了。

    祝嫂子哈哈大笑∶"是吧,我一出门就怀疑自己忘锁门了。你们还没吃早饭吧,等着,我做了不少糕,给你们拿点。

    周秋萍笑着答应∶"我也从老家拿了不少年糕,你也尝尝。

    祝嫂子拿来的是油炸糕,有琥珀核桃仁馅儿的,还有红豆馅的,都是甜口的。刚出锅的炸糕又香又甜,很是诱人。

    可惜周秋萍还受不住,她连年糕都不敢吃,生怕消化不了自己难受,最后只喝了碗大米粥。

    吃过饭,她又给两个女儿收拾妥当,看看时间,从家里翻出了一包桂圆、一兜核桃、一袋年糕、一包金丝枣放在袋子里,凑成四样年礼去卢振军家拜年。

    现在人的经济条件普遍一般,拜年也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是各家能吃的大路货。

    卢振军的爱人是省城人。本地规矩,出嫁女儿正月初二带丈夫和孩子回娘家。

    周秋萍特地选今天上午就是存了放下年礼,和卢振军家里人说几句话就告辞的心思。刚好人家要去岳家,自然也不用非要留他们吃午饭了。

    周高氏也觉得应该早点去,拜年这事越早越能显出诚意。你初五初六再上人家门,就有点可有可无的意思了。

    她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模样,新染的头发挺精神,新买的鸭绒服暖和又气派。两个丫头穿着大红色的冲锋衣,就跟年画上的娃娃似的,谁看了不说一声喜欢。

    至于女儿,秋萍也不赖,套了件羊绒大衣,裹着毛茸茸的围脖,衬得原先有些苍白憔悴的脸都显出生气了。

    口红也该涂,涂上去人的气色看着就好。

    周高氏心满意足,自觉一家人很能拿得出手,便挺直腰杆上卢家的将军楼。

    说是将军楼,其实也就是二层小楼,前面连着个小院子,一树梅花开得十分灿烂。靠近了,就能闻到幽幽的冷香。卢振军身穿便服出来迎接客人,笑着说她们客气,又说自己失礼,应该他先给周高氏拜年的。他是晚辈。

    吓得周高氏赶紧摆手∶"可不敢。

    人家已经是大干部了,是将军。

    卢振军看周秋萍手上拎着东西,摇头不赞同∶"你来就来,还带啥东西。

    周秋萍笑道∶"又不是什么稀罕的,金丝枣就是在供销社买的,年糕就是我大伯娘做的。桂圆还是我从羊城带过来的,核桃是老白从乌鲁木齐寄过来的。那边核桃好。

    卢振军笑着迎她们进门,兴致勃勃∶"那我可真要尝尝,年糕好吃。现在都是那种水磨年糕,锤得硬邦邦的,我还是觉得咱们下河村的蒸米糕最好吃。能吃一块才叫过年。

    说的跟真的一样,其实他们根本就不缺吃的。也就是真正的农民过年才能吃上大米和糯米,才觉得年糕宝贝。

    将军楼里陈设谈不上多奢华,一楼客厅一眼瞧过去,最值钱的应该是屋角里的三角钢琴。这还不到九点钟,就坐着位七八岁大的小男孩,叮叮咚咚地弹琴。

    卢振军笑着招呼儿子∶"明明,过来跟奶奶阿姨打招呼,别谈了,大过年的也不休息。去吧,跟妹妹—块儿玩去。

    卢小明看了眼客人,跳下了凳子,乖巧地过来喊∶"奶奶,阿姨。",然后他目光落在青青和星星脸上,陷入犹豫。

    发自真心地说,已经上小学的男孩子完全不想跟两个还没上幼儿园的小家伙忙,大家不是一个世界的生物。

    但妹妹长得又可爱,像他早上吃的汤圆一样,粉粉糯糯,让人很想伸手戳一戳;而且练琴好无聊,他一大早就被拉起来了,他一点儿也不想弹钢琴。

    周秋萍掏出红包塞给卢小明,笑着鼓励他∶"去玩吧,今天过年呢。

    她是心疼这孩子不容易。

    江南地区没集中供暖这一说,冬天又湿塞。大年初二,她穿的跟个球似的,手都舍不得伸出来。这小孩一双手都冻成胡萝卜了,居然还在弹钢琴。

    有出息的爹妈真能下得了狠心培养小孩啊,像她这种没出息的人就只会怕孩子生冻疮,然后留下病根,以后年年生冻疮。

    卢小明又下意识地看爸爸,卢振军朝他点头,鼓励他∶"去吧,你是家里的小主人,爸爸请求你帮忙招待小客人。

    卢小明这才放松下来,礼貌地邀请两位小妹妹∶"你们要不要玩小火车,我舅舅从国外带回来的,会自己跑的小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