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五五三:大势所趋

    天人道一出,无论是周枍堂、楼秀这样的开创者,还是五州的官员、贵族,亦或者是百姓、外地人,全都有了一种感觉:大势所趋。

    都不用周枍堂主动做什么,跟着楼秀一起游山玩水,照样会有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天下大势在我,都不用怎么动便是各方来投。

    其实如果五州的制度不是那么严苛,稍微让点利给这些旧时代的利益者,再花时间进行清理的话,早就该出现这种局面了,只是周枍堂不愿意,刘杏花不愿意,五州上上下下都不愿意。

    你要加入,可以,那就主动变革,主动向我们靠拢,而不是等我们打过去了你再变革,再靠拢,那我还要你干嘛?

    现在就是这样了,五州内部更加稳固,天人一出直接就人间圣王,不用军队,周枍堂登高一呼,百姓都得抄着武器冲上去了。

    官员、贵族们也是集体失声,该干嘛干嘛吧,为人民服务?那就为人民服务嘛。没有特权?那就没有特权好了,您说什么就是什么。

    五州之外,无数人哭着喊着要加入五州,等等党也不用等了,再等就要凉了,你不动别人动啊!

    十二州的官员,尤其是帝京的官员们也别争了,赶紧顺应新时代发展,这就不是什么政策靠拢不靠拢的问题,而是得把自己当成是五州的一份子,五州是我家,我在建设我家的问题。

    看看自己家啥样吧,有的角落干枯发裂,有的角落潮湿漏水,有的角落漏风漏雨,家里有人大腹便便,有的确实瘦骨嶙峋,身为家长,你说怎么办吧?

    治理,必须治理,用心治理!

    这人呐,别人逼呢,或许能压榨出个一二三来,但肯定没有主动做事那么积极,谁不想得到天人道加持啊?谁不香万众一心,建设家园呢?

    这波战斗力爆发出来连刘杏花都惊动了,只能说,你们早踏马干嘛去了?

    这好歹是周人,五州这边对十二州的手段没有那么的酷烈,起码不会说丢一个方哲过去,再来一个巫舞直接大风风城,也不会说你们随便折腾,折腾失败了也没事。

    对景唐南部,刘杏花就是这么说的,你们随便整,随便施政,就是给你们用来练手的。

    失败了?那就失败了,你们不怕影响自身评价就行,真搞失败了,这履历也不好看嘛,但刘杏花没说,你们失败了就怎么样,所以这帮人施政是很随意的。

    只要不是搞什么大屠杀之类的,实在说不过去的,那都没问题,直接不管。

    你就是下令一座城市一天要杀够一百个人,只要这帮人有过作奸犯科的记录,那随便杀。

    十二州嘛,肯定就没那么狠了,只是制度不好,机构运转不起来就封城罢了,而且还不会饿死你们,五州鱼米之乡,还有秘境在,农业发达,还有基因武者加持,这能饿死你们?不缺你们那口吃的。

    也正是因为不够狠,所以在一些地方,十二州的建设情况反而比在景唐还要差,刘杏花也没咋在意......她有理由不在意,五州真忙不过来,十二州的事情那都是直接丢给天子的,五州上上下下,那就没人觉得十二州是自己人,那顶多就是个表亲家的小老弟,有点血缘关系而已。

    主动和被动终究是不一样的,天人道一出,立即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出来,他们都已经在琢磨着怎么让周枍堂去一次看看了。

    结果周枍堂和楼秀并没有如他们的愿,在五州之地晃悠一年时间,仍旧是选择回到花城,并没有南下十二州,也没有北上景唐南部的想法。

    一年了,他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总之,先立国吧。

    这回刘杏花都没反对了,因为他们说的立国,是先立五州之国!只要有这个名头,到时候咱们再加入不就完事了?

    您这总是说着五州之地,五州之地是什么国?总不能名字就叫五州治国吧?

    不把十二州加进去,那从大周之中独立出去总行了吧。

    五州上上下下都没意见,刘杏花觉得可以做,进一步凝聚人心,平民百姓也觉得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