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64章 息壤框架初定,萌芽要全面进军消费电子品市场?!

      张硕口中的大事,是指萌芽集团战略例会暨年度总结会议。
  但在这之前。
  张硕先是在顾铭章陪同下,前往息壤科技,参加了一场技术研讨会。
  经过半个月的筹备,息壤科技的管理层以及大部分员工都已经就位,在萌芽举荐下,由麦粒集团软件副总裁薛涛,兼任息壤科技CEO职务。
  相应的。
  息壤科技CTO人选,则是华威那边推荐的。
  作为一家纯粹专注于研发的公司,很难说,CEO、CTO这两个职务到底哪個更重要,其实也是做了一种平衡。
  这就是联合所必须要面对的局面。
  同样是在萌芽的推荐下,息壤科技的办公地点,选在了萌芽产业园已经竣工交付的一栋12层的写字楼里。
  可谓是牌面十足。
  息壤科技的首场技术研讨会,用意不言自明,就是开发讨论,定下息壤操作系统大的研发框架,确定研发方向。
  因为不是萌芽的嫡系公司,张硕全程都没怎么发言。
  而事实上,他所要表达的,以及对息壤操作系统的所有期待,在这之前,都已经跟薛涛做过充分的沟通。
  等于借薛涛之口发言。
  之前就讲过,息壤操作系统想要超越安卓、IOS,就必须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以适应新时代、新技术发展的姿态出现。
  这么说可能有些过于笼统。
  在这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些关于手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经常会遇到说——“手机内存不够了,要把原来的照片删掉。”
  然而,此“内存”非彼“内存”。
  上面一句话里的“内存”,只是内置存储器的中文简称,是一个美丽的巧合,功能上相当于电脑里的硬盘空间,一般也被称为机身内存或者ROM。
  它能够长期保存数据,就算断了电,重新启动后数据仍然保留。
  而真正的“内存”,也就是相当于电脑内存条一样的东西,则一般被称为运行内存或者RAM。
  但RAM是没办法长期保存数据的,一旦断电,上面的数据就会立刻消失。
  操作系统也是软件,也是要占用ROM和RAM的,并且占用的ROM和RAM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IOS系统大小约为5-10G。
  购买一款64G储存空间的手机,去掉操作系统所占的空间,实际上往往只有50多G的容量来存放自己的照片、音乐和App。
  安卓机的情况也大差不差。
  早期的安卓就像是一个邋遢的上班族,工作中的草稿,吃剩下的外卖盒子(垃圾文件、缓存)都堆放在桌面上。当需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就必须手忙脚乱地去清理桌面,耽误了很多时间。
  而IOS则像是一个讲究人,吃完外卖一定会顺手把盒子丢进垃圾桶(自动清除缓存和垃圾文件),免得占用桌面空间。
  这就是为什么,早期安卓用了半年之后就开始疯狂卡顿的原因。
  不过现在的安卓也讲究了,也能吃完东西随手收拾(清理垃圾文件),处理速度已经和IOS不相上下。
  但不论是“不讲究”的安卓还是“讲究”的平果,他们的桌面(RAM)上都会摆放一些永远不动的东西(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而这些东西,也会占据一定的桌面空间。
  这种把所有重要的东西都放在办公桌上的方式,就是所谓的“宏内核”——在宏内核的操作系统中,重要的基本功能被集中在一起。
  这样的好处是想用什么伸手就可以拿,调用速度非常快。
  坏处则是如果有一个东西出了故障,别的东西也会遭殃——就像是办公桌上的水杯倒了,你的电脑和重要文件都可能被打湿。
  息壤和它们完全不同,因为息壤是微内核操作系统。
  如果说IOS是个比较讲究的正常人,那么息壤就将是一个超级完美主义的洁癖——在他的桌面上,只允许有一台不超过13英寸的笔记本电脑。
  和宏内核相反,微内核系统的内核非常简单,它只保留最最基本的功能,其他的功能全部分散,需要调用的时候再启动。
  因此,微内核的操作系统仅仅占用极少量的RAM。
  对于不少手机来说,标明6G的RAM因为使用了宏内核的操作系统,实际往往只有3G。但如果是微内核系统,可用的RAM则会在5.5G左右。
  同样的额定RAM,微内核却能够保留更多的可用空间。
  也就能节省下更多的计算能力。
  从理论上来说,不考虑镜头、外观和屏幕分辨率,微内核能够用较为低端的配置,实现较为高级的体验。
  但令人意外的是,现实应用中,微内核系统的效率却往往低于宏内核。
  形象来说——
  宏内核在办公桌上吃完饭,丢了饭盒就能抄起电脑继续工作,但微内核因为只在办公桌上保留了电脑,吃饭要到楼下食堂,吃完了才能上来工作。
  这就是微内核的一大弊端——
  应用程序和内核处于隔离状态,不同模块之间的通信需要内核来“搭桥”。
  具体表现就是——
  宏内核一点就开,微内核总是慢半拍。
  而这一弊端,也正是息壤团队需要在接下来两三年中解决的大麻烦之一,要通过优化通讯协议等操作,让息壤变成一个有闪电侠能力的洁癖。
  而这,也正好是华威最为擅长的点。
  这也是为什么,张硕无论如何,都坚持要跟华威合作的原因。
  虽然内核和应用程序之间隔了一段距离,但只要息壤调用得足够快,息壤就仍然不卡——在结合5G的情况下,延迟问题可以进一步降低。
  “连接一切可能”,是张硕对于息壤系统的期待。
  这份期待背后折射的是他的野心——
  一切能装系统的地方,都会装上息壤系统;
  一切装载息壤系统的设备,都会彼此连接。
  这就是微内核、模块化、分布式架构所带来的未来图景——手机和电脑之间可以彼此自由调动对方的资源,摄像头、键盘、桌面、屏幕、音响系统等成为了一个个模块。
  用鼠标键盘玩手游的日子不远了。
  如果息壤系统顺利落地,那么以后的生活中将充满各种“科幻场景”。
  搭载了息壤系统的智能镜子和手机互联,早上刷牙的时候可以顺便在镜子上浏览当天的新闻。
  需要在高铁上写报告但电脑没有网络,就把手机和电脑相连,电脑直接调用手机的浏览器、薇信等各种App。
  需要参加视频会议,就直接将手机和电视相连,手机调用电视的屏幕、音响和摄像头。
  “对息壤来说,手机真的只是它的一个平台而已。”
  薛涛的讲话掷地有声,“息壤,要的是全局!”
  “啪啪啪!!!”
  会议室响起热烈的掌声,在场的除了张硕,都是懂技术的大牛,很容易就从薛涛的演讲中嗅到息壤美妙的未来前景,无不振奋。
  “干掉安卓,息壤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