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05章 撒币六百亿,张硕领悟究极败家术!

      7月10日,星期三。
  下午三点左右,张硕、关在一行在京师机场落地,京师分公司总经理傅俊安排接的机,并没有惊动其他人。
  “董事长,晚上怎么安排?”傅俊请示。
  因为是临时起意的出差,总裁办并没有跟分公司这边完成很好的沟通。
  “你在京师,有什么朋友要见吗?”
  张硕问关在。
  “有一个清北大学的学弟,刚研究生毕业,还没有决定工作去向。”
  “也是搞航天的?”张硕就眼前一亮。
  “是的。”
  “那敢情好,要不一起约出来吃个饭?”
  张硕笑着提议,他并不计划说,在跟华夏航天谈合作之前,私底下先把沈总约出来吃个饭,拉近一下关系什么的。
  而是约好了明天上午,直接去沈总办公室洽谈。
  “可以。”
  关在自然也是心领神会。
  他的学弟叫于途,高大帅气,不进入娱乐圈,属实是可惜了了。
  “萌王,久仰大名了!”
  没想到,于途这么一个学神,竟然也是张硕的粉丝。
  刚见面时激动的不行。
  “你好!”
  张硕一看到于途,就知道是个搞航天的好苗子,当然在饭桌上,他并没有急头白脸地谈工作,仅仅只是让关在跟于途联络一下感情。
  邀请于途加入星云科技的事情,还得关在私底下努力。
  ………
  第二天上午,张硕带着关在来到华夏航天总部,在办公室,见到了也才四十出头的沈总。
  “萌芽,真的下定决心,要进入商业航天领域?”看得出,对于跟萌芽的这次合作,沈总还是持谨慎态度的。
  “是的。”
  在沈总面前,张硕表现的就更谦虚了。
  因为沈总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司负责人,级别甚至跟二叔相当,在科研领域那也是院士级别的大佬。
  绝对的值得尊重。
  “萌芽旗下的星云科技已经注册成立,相关团队也正在快速组建当中。哦,对了,沈总,这位是关在博士,星云科技的负责人。”
  张硕顺势向沈总介绍了关在。
  “关博士,我也有所耳闻啊,航天领域中生代的佼佼者。本来还想邀请关博士加入华夏航天,没想到,却是被星云科技捷足先登。”沈总半开玩笑说道。
  “沈总您好!”
  相比之下,关在就显得有些拘束,很有一种见到偶像的赶脚。
  “沈总,这可不兴当面挖人啊。”
  张硕虽然谦逊,但并不怯场,在二叔身边熏陶久了,哪怕是在沈总这样的大佬面前,也能做到收放自如。
  “让你,让你。”
  确认张硕态度之后,沈总话锋一转,正式切入正题,笑着说道:“萌芽这个时候进入商业航天领域,到也是恰逢其时,我个人是很欢迎的。”
  对于萌芽,沈总算不上有多熟悉。
  但也绝不陌生。
  不仅是因为萌芽在华夏的知名度,还因为萌芽旗下的春苗基金,最近三年在基础学科领域的大方撒币,很是符合他的价值观。
  只是没想到,有一天会跟萌芽建立直接的联系。
  “最近,官方正在制定一份政策文件,计划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其中有一条,就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这也是沈总愿意跟张硕见面的主要原因。
  二叔的推荐还在其次。
  站在华夏航天的角度,当然也希望借助民间资本的力量,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投入到商业航天尖端领域。
  而萌芽又是出了名的舍得在研发上投资,自然也就多了一分期待。
  “那可真是太好了。”
  张硕同样也很振奋,如何打破技术转让壁垒,正是他之前最担心的事情。
  现在看来,却是天时地利人和。
  原时空华夏商业航天在15年迎来爆发式发展,肯定也是得益于这么一份文件的正式出台,破除了不少机制上的障碍。
  虽然在张硕看来,所谓的爆发式发展,仍旧有些小打小闹。
  现在的时间点虽然有些提前,这份文件也还在酝酿当中,但其实已经是扫除了萌芽跟华夏航天合作的最大障碍。
  在这个问题上,华夏航天肯定是有权限灵活处置的。
  不然也不会有今天的见面。
  “如果可以的话,星云科技希望可以获得包括运载火箭、通讯卫星、高分辨卫星等在内,所有可以转为民用的基础技术专利授权。”张硕狮子大开口。
  “哦?星云科技的野心很大啊。”
  沈总微微有些诧异,没想到,张硕的胃口竟然这么大,从运载火箭到卫星全都要。再一联想到萌芽集团如今的规模,又有点释然。
  年轻人嘛,心气高一些,也没什么。
  这点倒是跟航天人很像,不然也喊不出“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口号。
  “技术授权可以,问题是,星云科技,准备支付多少专利授权费用呢?”这一刻的沈总,才终于是有了一点做生意的样子。
  搞航天也很费钱的。
  谁还会嫌弃研发资金多呢?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华夏商业航天整体还处在初级阶段,之前也没有类似的、可供参照的专利授权案例,转让费这一块的评估就很模糊。
  要说值钱吧。
  如果没有人要,那也就是有价无市。
  要说不值钱,那就更是鬼扯,这些个专利技术,可是无数科研人员数十年的科研结晶,说是价值连城,都一点不为过。
  所以沈总也有些拿捏不住,干脆试探一下张硕的决心。
  “这个数,怎么样?”
  张硕用手指沾着茶水,在桌面写下一个数字“6”。
  “六亿?”
  沈总略微有些失望,虽然六亿也不少,但距离他之前的期望,还是有一点差距的,琢磨着,怎么也值个二三十亿。
  “不是六亿,是六百亿。”
  “咳,你,你说什么?”
  沈总惊的,差点被茶水给呛到了。
  “呃,我也知道,六百亿,星云科技肯定还是占了一点便宜,但是没办法,以萌芽现在的实力,也只能拿出这点钱了。”
  张硕的态度诚恳。
  在他看来,萌芽从诺基亚获得全套手机专利技术授权,都花了一百多亿,火箭、卫星这么高大上的东西,简直就是无价之宝。
  可沈总,包括关在,脸上却都是一副见了鬼的神情。
  什么跟什么啊?
  “没有,没有。”
  哪怕沈总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也是有那么一点懵圈,好在毕竟是大佬,短暂的失神之后,很快就平复情绪。
  “你确定,星云科技要为这些专利技术,支付六百亿的授权费?”
  “当然!”
  张硕坚定点头,随即有些不好意思说道:“不过,这六百亿要分期支付,首付一百亿,明年支付两百亿,后年再支付三百亿尾款。”
  现在的萌芽,可没办法一口气拿出六百亿资金。
  就是这一百亿的首付,也是因着萌芽集团最近接连转让了wechat、青云数据的部分股份,累计获得一百五十四亿的“外快”。
  钱包这才鼓了起来。
  “没问题,可以分期。”沈总哪有不同意的道理,甚至还贴心说道:“如果萌芽资金紧张,还可以分四期,甚至是五六期来支付,这都是没问题的。”
  直到现在,沈总都还有点小激动。
  六百亿是个什么概念?
  举个栗子,华夏从发展载人航天到上个月“申十”上天,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总共也就花了三百九十亿经费。
  可谓是“花小钱办大事”的典型。
  有了这六百亿的“额外收入”,加上预算内的经费支持,可以预见,未来十年,华夏航天能够做的事情将会更多。
  完全不必再紧着这紧着那,一块钱掰成两半花。
  最直接的改变,就是可以提高航天工作者的福利待遇,帮助这些优秀的科研人员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既在社会地位上“体面”,也要在过日子上“体面”。
  两不耽搁!
  “不用,不用,三期就可以。”
  张硕愿意拿出六百亿来,当然不是钱多烧的慌,本来就是要借着彼此合作的机会,光明正大、名正言顺地,用实际行动支持华夏的航天事业。
  这也是成立星云科技的初衷。
  张硕当然也可以借助春苗基金的名义捐赠,但华夏航天毕竟是一家集团公司,又不是什么科研机构,直接捐赠总归有些欠妥。
  现在这样就很好!
  关键这也不是什么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六百亿砸下去,足够向华夏航天展示萌芽的诚意。
  那么在之后的技术专利转让谈判上,还能不给予便利?
  但凡华夏航天愿意多转让一些模棱两可,处在可转化与不可转化之间的专利技术,就足够让星云科技少走很多弯路,省去许多的功夫了。
  在科技研发这一块,华夏航天绝对是第一流的。
  还有一点。
  在星云科技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基地之前,还得借用华夏航天的发射场,包括后续一系列的技术交流、合作,人员培训等等。
  总之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