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20章 未雨绸缪,全球创投圈都沸腾了!

      “董事长,这次的股权激励,还是以三年为期限吗?”蒋悦问。

  “延长到四年吧。”张硕说。

  诸位高管就都心领神会,四年之后,也就是20年5月,刚好就是萌芽成立十周年的时间节点,说完全是巧合,怕是没有人相信。

  预计在十周年的时候,就将适时启动第三次股权激励计划。

  自此,萌芽体系的股权激励路径,就算是清晰起来,总体来看,虽然不像华威那边全员持股,但也算足够大方。

  并不像外界以为的那样扣扣索索。

  如果再算上之前张硕划拨给员工关爱基金的股权,就更是诚意满满了。

  “除了激励期限设定为四年,这一轮的股权激励,我想,还需要设定两个条件。一是将股权激励,尽可能地向管理层以及研发人员适当倾斜。”

  说白了,就是要留住高精尖人才。

  “二是在股权认购上,可以由集团先行垫付这三百五十亿的认购资金。认购员工如果无法一次性缴清,可以申请,从未来四年的工资收入中逐月扣除。”

  等于是允许员工“分期付款”,期限同样为四年。

  这么做也是考虑到说,这一次股权认购的资金池太大,哪怕是管理层以及研发人员,考虑到房贷等因素,很多人怕也都是无法一次性缴纳到位。

  这种时候,就得体现公司的人文关怀了。

  “董事长您这想的太周到,搞得我们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吕凯笑着打趣。

  “哈哈!”

  蒋悦等高管也笑,显得很是心情愉悦。

  “对了,董事长,这次股权操作之后,萌芽控股的股东数量,势必将迎来一波暴涨。未来,是不是就必须要每年进行分红了?”蒋悦提出另外一个问题。

  言下之意,张硕也再不好搞一言堂,不要分红了。

  “应该是。”

  正如蒋悦所言,在逐步稀释梦想基金股权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张硕不再对萌芽控股享有百分百的控制权。

  虽然还是最大股东,但有些规则,该遵循,还得遵循。

  比如说分红。

  唯一欣慰的是,萌芽控股还不是上市公司,未来也没有上市计划,即便是分红,那也不是强制性的。

  什么时候分红,怎么分红,最终还得是由张硕来拿捏。

  “既然要分红,那么,在梦想基金二次减持之后,春苗基金已经是集团第二大股东,未来获得的分红,怕是会远远超出春苗基金的需求。”蒋悦提醒。

  她担心的却是这个。

  以萌芽每年千亿分红计算,春苗基金每年获得的分红就超过两百亿。

  这哪花的完?

  作为春苗基金的掌舵者,蒋悦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

  “那你的意思是?”张硕问。

  “我建议,将春苗基金持有的5%—10%的股权,重新返还给董事长您个人持有。因为本身,这部分股权,就是您个人无偿划转的。”

  蒋悦是真心实意地在为张硕的利益考量。

  倘若说,春苗基金是由张硕本人,或者是张硕家族掌控,那么,今天蒋悦绝不会说出这番话。

  因为利用家族基金持有公司股权,是业内的基本操作。

  可春苗基金的法人是萌芽控股,并非是由张硕私人掌控,未来在公益上的决策,也必须要遵循萌芽的企业文化。

  重大决策,甚至需要萌芽董事会的审批。

  在这种情况下,让春苗基金持有大量萌芽股权,甚至是萌芽的第二大股东,蒋悦实在是担心,未来会衍生出一些隐患。

  极端一点的情况之下,甚至可能威胁到张硕对萌芽的控制权。

  毕竟人心是最不可测的。

  萌芽目前还处在高速发展期,张硕也还年轻,自然是萌芽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可未来等到张硕退休,萌芽的发展也趋于停滞之后。

  很多现在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最终都有可能发生。

  创始人什么的。

  在利益驱动之下,其实也没有那么的重要。

  为此,作为最终追随于张硕的老将,蒋悦必须要为张硕未雨绸缪,只要张硕还持有足够多的股权。

  那么,未来的任何“躁动”,不管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都将无济于事。

  “我同意蒋总的建议!”

  “同意!”

  吕凯等高管自然也都不傻,立即嗅到了蒋悦此番安排的深意。

  纷纷出言附和。

  “这,你们是不是想的太多了?”

  张硕何等聪明,当然也是一眼就看穿了蒋悦的护持之心。

  但并不如何担心。

  “不多!”

  蒋悦却是态度坚定,随即说道:“董事长您要是觉得,个人持有的股权太多,完全可以将这部分的股权,再划拨给败家子基金。”

  “是啊,董事长,由家族基金代为持股,是行业惯例。”

  吕凯也跟着劝说。

  “既然这样,那我就将春苗基金10%的萌芽股权收回,再无偿划转给败家子基金。不过有一点,萌芽在公益领域的投资,未来只增不减。”

  被诸位高管一说,张硕也意识到,还是让败家子基金持股更稳妥一点。

  至于公益。

  未来无论是张硕个人,还是败家子基金,都是可以继续进行的。

  并不耽搁。

  眼下最核心的,还是牢牢把控住对萌芽的控股权。

  调整之后,春苗基金持股由22.22%减少至12.22%,从第二大股东变成第四大股东;败家子基金持股由5.55%增加至15.55%,一跃成为第三大股东。

  二次减持之后,梦想基金持股15.56%,仍旧是萌芽的第二大股东。

  更重要的是——

  张硕个人持股,加上败家子基金持股,合计持股51.67%,已经超过半数,哪怕不计算顾小西的个人持股,也都足以确保控制权不会被旁落。

  基本上可以高枕无忧!

  ………

  “芒果集团在普鲁士建厂的事情,推进的怎么样了?”张硕不再纠结股权的话题,转而看向高级副总裁顾铭章。

  “厂址已经确定,也跟当地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接下来,还需要面临繁琐的审批流程。审批通过之后,预计工厂的建设进度也不会很快。”

  普鲁士可不会为芒果集团的项目开绿灯,而且也不是什么基建狂魔。

  “最理想的情况,工厂建成,至少也需要两年时间。”

  顾铭章表示也很无奈。

  “两年就两年吧,不着急。”

  对于欧罗巴的状况,张硕自然也是有心理预期的,“我判断,新能源汽车的大爆发,至少也要等到两三年之后,还有时间。”

  芒果汽车已经在本土建设了三座超级工厂,并没有产能上的焦虑。

  不像特湿拉。

  上个月特湿拉终于是在华夏发布了Model X汽车,可高达96万的起售价,还是让大部分的华夏消费者望而却步。

  基本无法对芒果S1构成什么威胁。

  “芒果集团需要做的,就是在建厂的同时,在普鲁士公司的协助之下,同步启动在欧罗巴市场的渠道建设。”

  上个月,在梦想基金董事长兼总裁霍华德的极力举荐下,经张硕面试通过,萌芽控股欧罗巴总裁兼萌芽控股(普鲁士)有限公司负责人,已经到位。

  同样是一位普鲁士人。

  在普鲁士,乃至整个欧罗巴,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与人脉。

  新能源汽车跟传统燃油车的共通点之一,就是注重产品控制与生产的同时,还要在营销端加大投入,两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明白!”

  顾铭章也是心领神会。

  ………

  萌芽碰头会之后,关于梦想基金再次减持萌芽股权的事情,就很快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来,一下就成为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