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章 一息传奇!

      心之所向,魂之所系。

  名为:故土。

  歌德……不,是赵无眠灵魂深处,那部分颤动了。

  他,赵无眠,想回家。

  在这个念头升起的刹那。

  一切就变得不同了。

  一切也变得无法阻挡。

  心脏之上,一个理应在他认知之外的【图复语】出现,但是他却偏偏知道这些文字的意思。

  第一个陌生的【图复语】。

  第二个、第三个。

  依次出现。

  没出现一个,就是一次洗礼。

  当三次出现时,一个全新的一届职业出现了。

  【归乡者.游子】!

  那熟悉的文字没有出现在歌德的眼前。

  有着的只是,灵魂悸动的告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心、技、体全面增长,额外专长【游子衣】出现。

  而这并不是结束。

  当一阶【归乡者.游子】出现、完善后,直接晋升【归乡者.拼搏】!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

  离开了母亲,离开了家乡,只剩下拼搏!

  心、技、体再次全面增长,额外专长【勃发】出现。

  二阶晋升完毕,三阶开始。

  【归乡者.功成】!

  春风得意马蹄,一日看尽长安花。

  拼搏获得了成功,自是春风得意。

  心、技、体再次全面增长,额外专长【封侯】出现。

  三阶完成,直奔传奇。

  【归乡者.思乡】!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心、技、体又一次全面增长,额外专长【漂泊】出现。

  一息,传奇。

  哪怕歌德的实力远超传奇,但大量信息的出现,依旧让他呼吸急促。

  没有和周围人打招呼,歌德快步返回到了屯子后面。

  他既需要适应现在的身体,又需要整理刚刚的知识,将其归纳为仪式,且明白专长。

  傍晚的时候,又下起了雪。

  不过,不大。

  “哈,瑞雪兆丰年!”

  老李说着自己知道的,为数不多的成语。

  一旁的六婶等婆姨已经忙活完自家事儿,过来帮忙了。

  当然,不是空着手来的,而是带着东西。

  既有吃食,也有桌椅板凳和碗筷。

  老李家虽然富裕,但可没有能够招待整个屯子的家伙什。

  每次有酒席之类,都是大家伙儿一起凑。

  哪怕老李发家了,这习惯也没改。

  就是吃得变好了不少。

  什么大肘子、熏鸡、鱼都有。

  以前呢?

  见点荤腥就了不得了。

  至于说靠着山林,不缺肉?

  肉得换粮食。

  山货更是得换粮食。

  不然遇到点事儿,就得破家。

  “李大哥,这肘子咋弄?”

  六婶做为婆姨们的代表问道。

  六婶有着黑土地女人特有的身高,身躯更是厚实,往常家里男人出门的时候,就是六婶招呼一起,一个女人顶两个男人。

  不是比喻。

  是真的。

  前些年,屯子里进了狼,男人们都进了山,剩下人六神无主的时候,就是六婶拎着菜刀,把两只狼剁了,给自家爷们和孩子缝了身狼皮袄子。

  “我泡了蘑菇,直接炖了。”

  老李指了指厨房。

  肘子也是早先城里买下的半成品,不仅逼了血水,还油过了一遍,外皮红金色的,一般上笼屉蒸个二十分钟就好。

  不过,今儿不行。

  今人多,肘子光吃肉,根本不够一桌人分的。

  得有点汤,还得有点其他。

  海参自然是首选。

  但老李没有。

  那就用蘑菇。

  山珍海味嘛,没有后者,前者也许。

  “好嘞,李大哥你瞧好吧!”

  六婶带着屯子里的女人们行动起来了。

  都是些操持家的好手,自然不用人看着。

  而且,老李也不愿意混在一堆老娘们中间,拎着烟袋锅就蹲到了屯子口。

  “掌柜的。”

  守在屯子口的两人,都是李家屯的人,也是老李的伙计。

  两人腰间带着刀,背着长火器。

  在两个放着陀枪的炮楼上,还有四个伙计。

  虽说一入冬,绺子们就都该猫冬了,不应该下山闹事。

  但谁也不敢百分之百保证,只能是自己注意点儿。

  “晚上都机灵一点儿。”

  “明儿早上换班的时候,去我那领酒。”

  老李嘱咐着。

  “谢掌柜的。”

  几个年轻后生笑了起来。

  他们这站岗都是轮班制的,一般是分为上半夜和下半夜,然后,二十来个伙计分成四班倒替。

  像今儿是小年,轮他们。

  到了除夕晚上,就该轮别人了。

  谁也不能埋怨。

  抽签抽出来的,埋怨谁?

  自己看手气。

  而现在,本就正常轮守,却又有了奖励,那自然是不同了。

  感受着伙计们的开心,老李也开心。

  他也年轻过。

  自然知道年轻人想要什么。

  酒、女人和尊重。

  女人,他都是老光棍了,那是真没法子。

  酒和尊重,他给。

  “长海到岁数了,过完年就得赶紧说一房媳妇,得给我老李家开枝散叶,最后三年抱俩,五年身仨,还有富贵也得提升日程。”

  老李站在小雪中,抽着旱烟,心里火热。

  为啥?

  有盼头呗。

  搁到以前,老李哪能这么悠闲,还得琢磨年三十的饺子馅儿从哪来了。

  踏、踏踏!

  小雪薄薄地积了一层后,屯子前的土路上响起了马蹄声。

  老李一磕烟灰,带着笑意看去。

  他的两个儿子带着六坛儿酒回来了。

  每个酒坛儿都有二十斤重,要不是有两匹马的话,根本带不回来。

  “爹都是高粱酒,没整地瓜烧。”

  “行了,去把酒放好,然后你和富贵去把叔叔伯伯们请来。”

  “等都差不多了,和我一起去请莫先生。”

  老李吩咐着两个儿子。

  等到屯子里各家的当家人都向着老李家而去的时候,老李带着两个儿子来到了屯子后面,和刚刚的游刃有余不同,这个时候的老李有点忐忑。

  一来,是莫先生时能耐人。

  二来,老李知道莫先生不太爱凑热闹。

  啪、啪啪!

  轻扣门环。

  “莫先生,晚上屯子里的大伙儿要聚聚,您要来吗?”

  老李试探地问道。

  在心底,老李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了。

  可没想到,门直接开了。

  莫先生站在里面,微微点头道。

  “去。”

  老李一愣,随后就大喜。

  没有莫先生去,晚上的宴席一样得开,但有了莫先生在,这晚上的宴席可就得热闹了。

  “长海,去搀着莫先生,咱们走。”

  老李喊着儿子。

  “我又没七老八十,不用。”

  歌德摆了摆手,自己出门,转身把门带上。

  不用锁,屯子里都是自己人,丢不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