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分卷阅读(3)

用钢琴演奏平均率者最有名为顾尔德(加拿大籍,GlennGould),他的神秘与怪诞作风(睡眠不多且昼伏夜出,成名后只录音而不公开演奏,所有的录音都混着他的歌声在钢琴声里面)吸引了极多如宗教般狂热的信徒。而他的平均率全集钢琴演奏录音也成了一代典范。他的音色音量的控制,各声部的清淅与演奏繁复乐曲时高超的技巧,殊为罕见,令后人难以超越。巴哈再世也会惊讶他的作品竟是由新大陆的年轻人传神地呈现出来的。

平均率中C大调前奏曲是最常被引用在所有配乐中(如广告、电影),听着一泓清泉的流过,但这第一册上半集给我的印象都不及深刻,我在下半集里发现很多深刻而动人的乐段,这些乐段不时浮现在我脑海中,比如G大调的赋格曲,它的旋律由赋格而渐形繁复,一如降下的甘霖,滋润着人心。

6)

他与她经过了那一夜,仍是常在网上作网交,似乎她更喜欢这种型式,也更能在这种型式中获得快感与高潮。但也渐渐多聊了很多生活的枝节,彼此更了解对方。他们习于这种Cyber-sex的安慰,也习于其他生活枝节分享的安慰。

有一天她告诉他,她住的地方被侵入了,小偷在她回台中时进入她的住所,什么都没拿走,就是取走了她所有的内衣。他想起她总在网上诉说的她的内衣,色彩、型式的多样与撩人,完美的尺寸,他确定那是个极有眼光的小偷。

但她十分恐惧,他便要她搬到他自己住的地方,旁边尚有一个空房,没多久她就搬过来了。她搬过来住,但除了第一天他帮她搬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帮她打点之外,他就没再过去她的房间,他感受到她的态度,她并不希望他介入她的生活。

Cyber-sex仍这么进行,住在咫尺的青年男女的沟通是透过繁复的科技联结到远在150公里外的主机进行着,用文本交合着。而他们也很少碰面,白天她上班,一早出门,加班到很晚才回来。他一早没课则在睡觉,没与她Talk就在研究室厮混到更晚才回来。但他知道不时有另一个男人进到她的房间,他给她灵与肉的供给,因为她是湿的(他是如此确定着),她在临界时的大声嘶喊,如此鲜明地传到他这边来,他感到屈辱。

他常听古典音乐,这紧临着的两间房间彼此声息相闻,一日在网上Talk时她问∶“你常在半夜听钢琴曲?”

“对啊!有没有吵到你?”

“不会啊!你放的音乐都很好听,而且跟日夜、天候的气氛都很配合喔!”

“对啊!我可以去当DJ。∶)”

“你是我的DJ喔!*^_^*”

她在Internet上是如此俏丽,但他们偶而在门口见了面只是问候几句,她就迅速地离开或进入房间去。

“可以告诉我你听的是什么钢琴曲吗?”

“是巴哈的平均率键盘曲集,很耐听的曲子,我这张CD已经买了快十年了还在听喔!我现在就放给你听。”

他把CD放进唱盘,他们在各自的房间听着同一首乐曲,是平均率键盘曲集的第一首前奏曲,C大调。

一泓清泉流进两人的心。

他告诉他关于平均率的一些事,把CD借给了她,后来他常常听到邻房传来的平均率,他发现她固定听着那几首曲子,小调的,灰色而哀愁。

7)

巴哈的平均率键盘曲集二大巨册,第一册最后一首是B小调,巴哈著名的弥撒曲也是B小调。B小调前奏曲一直困惑着我,我常常想着,写B小调前奏曲的巴哈心中想的是什么。这首曲子由不同的人来演奏,会有完全不同的味道(当然这也是巴哈作品的特色之一,但于此尤甚),而速度的急缓主宰了曲子的呈现面貌。比如用很慢一如缓缓独行的脚步弹来,如冥思般的飘渺。急些地弹来,出现躁急难耐的烦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