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六百章 回程


    在家里陪着媳妇儿,孩子待了一上午,吃过午饭,来接易青的车到了。

    尽管心里万分不舍,可也确实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

    《精武英雄》的四十个拷贝已经送到了机场,办好了托运手续,易青要做的就是把这四十个拷贝安全送递京影厂。

    拍这部戏,前前后后加上演员的片酬一共花了500多万,也亏得是现在这个年代,要是十年之后拍的话,500万怕是连请李连洁一个人都请不动。

    可投资这么大,最后能赚回来多少?

    易青的心里也有数,打底100万,超不过去300万。

    为什么这么少?

    归根结底还是内地的影视剧发行政策,例如,某个制作单位拍摄了一部电视剧,想要对外销售的话,OK,没问题,但价格不能你自己随便定,因为只要拍出来,那就属于计划内的任务,对外的销售价格都是一定的,每分钟15块钱,多要一毛都不行。

    电影稍微要比电视剧宽松一点儿,但是,想要漫天要价也不行,每一个拷贝也都有定价,卖出去就完了,制作单位根本不能参与票房分成。

    也就是说,这年头国内电影市场,真正能赚到钱的,既不是制作单位,也不是发行部门,而是各地的院线系统。

    当然了,这年头,国内还没有院线系统这个说法,但实际操作起来都是一回事儿。

    《精武英雄》这部电影自然也不能例外,到时候,京影厂能做的就是组织看片会,然后让各地的影院单位过来看,愿意买的直接交钱拿着拷贝走人,就是这么豪横。

    而这也正是为什么最近这些年,各地的电影制片厂产量逐渐走低的主要原因,好不容易拍出来一部电影,结果自家单位赚不到什么钱,有时候甚至还得亏本,到时候,连职工的工资都开不出来,谁还愿意拍,都不如带着演员们四处走穴赚钱多呢。

    易青自到了京影厂之后,也曾和孟石提过这件事,孟石当时的反应就是,差点儿直接从桌子后面蹦过来,捂住易青的嘴。

    这事儿是他一个小年轻能随便提的吗?

    自那之后,易青也学乖了,不让说就不说,反正就算真的改变了现有的制片,发行,院线三方的利益分配制度,也没有他一毛钱的好处,何必去做那个恶人,老老实实的刷经验,坐等改革那天到来就好了。

    和媳妇儿,孩子告别,易青出门上车,直奔机场,经过安检之后,顺利登机,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飞机在京城缓缓降落,这时候,天都已经黑了。

    又经过一番检查,易青走了出来,京影厂这边安排来接他的人一直在大厅里等着,紧接着俩人又去领取托运的行李,好一通手续下来,四十个拷贝搬上车,几个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小易!先送你回家?”

    易青靠在椅背上,满脸疲态:“算了,先去厂里吧,不看着这四十个拷贝进仓库,我能踏实得了吗?”

    “得嘞!”

    对方答应一声,一脚油门下去,车驶入大道,朝着京影厂的发共享飞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