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百章要人命的西和州

    西和州,原先它叫岷州,以前老秦人的关陇之地,如今宋金鏖战的最前沿。

    也是大宋朝的西北门户,门户么,肯定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看他境内,这头祁山古道,那头西北南下进入四川的要塞,这样的地方,在金人眼里那肯定是香饽饽,隔三差五不怼你一下那肯定是配不上你卓越的地位。

    所以每年金人都要在这里与宋人打一架,这一打就是打一年,宋人是文明人,爱讲道理,不像是金蛮子,虎了吧唧就要动手。

    所以宋人就遣使者去金国问他。

    “你们虎么?能不能换个地方打,年年在这儿打有意思么?”

    金人说:“不行,因为这里犯了我金太祖完颜旻的名讳!嗯,也就是完颜阿骨打,所以我们看这里不顺眼。”

    宋人又打不过人家,只好把州衙南迁走了,但还是阻止不了金人屡屡南侵,站在高山往西北一看,处处狼烟。

    等绍兴和议之后大宋把它改了名,叫做“西和州”。

    西和州,地处秦岭南侧,长江流域并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西北高,东南底,长年累月的流水冲刷让东南方向变成了山林区,那真是,峰峦叠障,山头陡峻,简直不能待人,好在人家西北地还算是平缓,受潮湿气候的影响,雨水总是不缺,土质又肥沃,四季分明的堪称大宋利州西路的粮仓。

    西和州,州衙设在西和县城,辖长道、大潭、岷县三县,肉包子总免不了被狗惦记,所以每次倒霉的总有西和州,可叹美好的家园总是战乱连绵,让朴实的百姓,惶惶的无心种地。

    唉,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啊!

    大军出发,正好路过两州交接之地,这里设置了拦截关卡,没办法,乌泱泱一群人涌进阶州,会让好好的阶州变得乌烟瘴气,乱糟糟一片,还不如让他们祸害一个地方,回头等战事安定了,再回乡安置。

    阶州人嘲笑西和州人为“金跑跑”,意思是只要金人一来举家就跑,一点与金人搏斗的勇气都没有。

    西和州人觉得阶州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种你们来,金人的恐怖连官家都吓的逃跑,我们这帮拿着锄头的泥腿汉怎么能打得过人家?

    一开始两州百姓还吵一吵,后来就习惯了。

    不管什么地方人都能以贫富之分形成两大群体,就算是逃难也不例外,你看第一群,全是由牛马骡车组成的仕伸员外阵容,绫罗绸缎穿在身上,住人的帐篷一个赛着一个大,像举家踏青多过像逃难,这部分人要不是动作慢了一步还真能在阶州城里逍遥快活。

    另外一波人就不能看,一个个满脸菜色,那是“扁担挑着儿和女,小车推着老爹娘”,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看到谁都是“员外爷,赏口吃的吧!出来时急,嘛都没带。”

    一两个的还能照顾一下,但是满山边野的,再有钱的员外爷也会被吓得扭头就跑,这帮人从正月开始到现在都一个多月了,自带的干粮快吃到底儿了,流民营寨里已经陆陆续续出现卖田卖房的事儿了,等下一步就开始卖儿卖女。

    这春天本就是荒季,再加兵灾,能让人过么!

    所以当长长的车队路过营寨后,这车屁股后面就跟上了一大群衣衫褴褛

    的尾巴。

    “唉,都是些苦命人!”骑在马上的老将军,打个饱嗝,扭头看看后面跟来的难民,就对着狗儿旁边一个军汉吩咐道:“过去说一声,离车队保持三里距离,但有越界,射杀之。”

    一句“射杀之”让狗儿浑身打了个冷颤,再看老将军时就不敢嘻嘻哈哈说话了。

    “哈哈哈,这滑头的狗儿居然害怕了!”老家伙指着狗儿对着左右军官大声笑道,笑完了就让周老头给狗儿解释。

    “狗儿啊,押送大军淄重,能多谨慎就得多谨慎,若无事还罢了,假如贼匪袭来,驱赶后面这群流民冲阵如何?到时候防线被人冲破,一切休矣,再说这群流民里有没有混进贼人的探子还不好说哩!”

    老行伍果然是老行伍,教训的狗儿无地自容,好不容易对后面流民升起来的可怜感,一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狗儿赶紧双手抱拳对着几人道:“是小子误解了,还望诸位原谅则个!”

    押着骡马车走,再怎么赶路也是走不快的,这路上还得时不时的停下来,探查前方左右山崖,浪费的时间更多,一下午时间也仅仅才走了三十多里路。

    看看天色将黑,张老将军便下令让大家安营扎寨,探马找了个有水的半山坡,便指挥着民夫们开始伐木。

    唐家村众人很自然的开始挖灶点火煮饭,狗儿也就回了唐家村人里面。

    饭做熟狗儿抱着碗,拿着锅盔坐在一横倒的木桩上,伴着朦胧的夜色,欣赏这大山里的好风景,鸟儿归巢,小兽出洞,山头层叠,溪水潺潺,这么美的风景可就是静不下心来去看。

    旁边的唐小七道:“你不扭头看流民就没事了?”

    狗儿瞅一眼流着口水眼巴巴的望着自己的几个流民小娃,叹口气道:“我也不知道咋滴,总是会不自觉的看他们。”

    唐小七沉默道:“要不走吧!”

    狗儿道:“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