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章 见义勇为


    狄秀才醒过来后,知道自己到了十年的期限,便叮嘱狄啸堂要刻苦攻读,争取早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千万不要荒废学业,后悔一生。

    狄啸堂一一答应着,泪水忍不住簌簌直落。

    于是,狄秀才含笑去世了。

    狄啸堂与母亲安葬好父亲,继续努力读书。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他比以往更加用功。等到他十八岁时,随着学问的增多,诗词歌赋随口吟来,锦绣文章下笔千言立就,并且很容易的就考取了秀才资格。

    狄母看到儿子在学业上成就突出,也倍感欣慰,慢慢冲淡了失去丈夫的悲痛。但是,由于孤儿寡母,日子过得也很清苦。

    狄啸堂倒是一点也不在乎,总是以苦为乐,常说自己有圣贤书读,就很知足,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并且自称“幸福书生”。

    转眼已是阳春三月。

    江南已是繁花盛开,杨柳如烟,万物生机勃发——一派祥和、温馨而又舒适的气象。

    人们经受了寒冷冬季的残酷肆虐,终于盼到了春天的来临,怎能不兴奋莫名?尤其是那些年老体弱的人们,他们好不容易又熬过了一个冬天,享受着人生的乐趣,现在已是春暖花开,万物欣欣向荣的时节,自然是更加高兴。

    于是,人们禁不住要跑到原野里来舒展一下自己的筋骨,抒发一下自己曾受到压抑的心情。

    一时间,男女老少各色人等尽情地游玩于郊野之中,尽情地享受着人间的这份醉人的春色。

    人间景致虽然美好,然而,在人群里也少不了那些富贵人家的纨绔子弟,那些浮游浪子、无良少年,他们借机拈花惹草,行那些不道德的事情。

    这不,马上就发生了一件恶少调戏妇女的事情。

    一伙四五个书生打扮的年轻的富家子弟,正围着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在调笑。

    那少女羞得满面飞红,且愤怒之极,额上汗水透出,只是苦于难以从几名富家子弟围成的圈中逃脱出来。

    旁边的行人见到这种情景,一个个不由得眉头紧锁,心中大是不平,然而却没有人敢出面阻挡,毕竟人们不敢甚至是不愿去招惹那些富家子弟,唯恐一个不小心便会惹祸上身。因此,众人只是在心中暗暗为那名可怜的少女叹息不已,却没有人敢出手去帮助她。

    眼见那几名富家子弟愈演愈烈,不仅出言轻薄,而且还变得动手动脚起来,伴随着他们的哈哈狂笑以及少女的凄惨哀呼,此时的少女羞急交加,眼中已隐含泪水。

    正在此时,忽听有人大喊一声:“住手!”

    那几名富家子弟一齐停止了动作。

    就是旁边的行人也不由得齐刷刷地看过来。他们都想:“谢天谢地,终于有人来打抱不平了!”

    只见有一名年轻的白袍书生已抢前一步向那几人大声喝道:“亏你们几个还是读书人,真是有辱斯文!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敢调戏民女,还不快快闪开,莫非是想到官府里去吃苦头吗?”

    附近的行人都在心中暗暗赞叹这少年的豪气,但同时又为他的强自出头而暗自担心,毕竟那几个人可都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弟,他们都不是善茬,一介书生只怕连自身都难保。

    几名少年本来都是大吃一惊,不知道是什么人敢于向自己呵斥、叫板、管闲事,还以为来了一位多么难缠的对手,忍不住都看向白衣书生。。

    让他们感到又气又好笑的是,对方只是一个年刚弱冠的读书人,不由得胆气又壮了起来。

    一名身穿蓝色绸缎长袍的少年将眼睛一瞪,蛮横地道:“你算是哪根葱呀?竟然敢来管我们的闲事!你也不打听打听,我们弟兄几个又是什么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