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章 告密

    随着李儒的指使,张绣军中有很多细作,趁着夜色渡过汉水,前往襄阳、江陵传播消息,散布张绣的威胁。

    有一人名叫宋艾,乃是南阳宛城人。他在入夜渡江之后,并没有立刻行动,而是等到白天,才堂而皇之的来到了文聘的水寨外,禀报了一番之后,便被请了进去。

    宛城很大,鼎盛时期人口十几万。文聘并非是高门大族,宋艾也是寒门微士,两人之前并不认识。

    但是这个时代同乡就是正义。

    文聘不仅请了宋艾进来,还很客气的设置酒菜招待宋艾。

    待酒过三巡之后,宋艾抬手对文聘拱手一礼道:“兄长。那孙刺史与张公交战,屡战屡败。如今退保襄樊,已经是苟延残喘。兄长何苦要在孙刺史帐下为将呢?不如北上归顺张公。张公礼贤下士,宽厚待人。已经备好将军、侯爵印信,等待兄长。”

    文聘严毅,是个严肃的人。本就笑容极少,闻得此言之后,更是面无表情,拱手说道:“贤弟,你来叙同乡之情,我很欢迎。但若是为张公做说客,那就且罢了。我文聘熟读史书,知道忠义。既然归顺孙将军,便不会背叛。”

    宋艾闻言张了张嘴,但是见文聘表情认真,无法动摇,便叹了一口气,不再提起此事。

    挑唆文聘背叛孙坚,大失败。

    不过,张绣在襄阳、江陵城散布恐吓、威胁,却还是有效果的。

    蔡帽府邸,书房内。蔡瑁跪坐在案几后,放下了手中的竹简,露出了忧虑之色。

    他并非是真心归顺孙坚,只是口头答应而已。

    在他看来,张绣确实是屡战屡胜,而孙坚、曹操屡战屡败。

    想了一下之后,蔡瑁站起来对门外的仆役道:“去请蔡中、蔡和。”

    “诺。”这名仆役顺从应诺,转身下去了。

    蔡中、蔡和乃是蔡氏族人之中的强壮之辈。平日里率领家兵、部曲,是蔡帽的臂膀。

    不久后,蔡中、蔡和来到了书房内,先拜见了蔡瑁之后,三人呈“品”字形而坐。

    蔡瑁把自己的担忧说了一番后,又说道:“二位贤弟,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蔡中、蔡和各自想了一下。更加雄壮有谋略的蔡中,拱手说道:“兄长。按我说,那张绣必然取胜。凉州兵凶残。张绣虽然平日里礼贤下士,但是既然放出话来,若是他攻破襄樊,我们必然全族遭殃。”

    “目前有两个法子。要么我们进攻孙坚,与张绣遥相呼应。可以让张绣有机可乘,攻破樊城,南渡襄阳。要么我们举族北上,归附张绣。”

    蔡瑁本就心中没底,见蔡中也看好张绣,不由的更没底了。但是他也是有自知之明的。

    他们蔡氏之所以厉害,并非是兵马强盛。而是遍布整个荆州的姻亲关系。起兵进攻孙坚?

    乃是以卵击石,自取其辱罢了。

    至于连接其余襄阳大族,一起背叛孙坚,他也不敢。这个时候,人心最是叵测。如果计谋泄露,他们必然会遭到孙坚清算。

    “好,我们准备金银细软,财货。准备渡河北上。”蔡瑁一咬牙,下定了决心道。

    “诺。”

    蔡中、蔡和对此没有意见,应诺了一声。

    蔡氏真的很强盛,包括蔡瑁、蔡中、蔡和在内,族中成年男丁就有五六十位,这些人各自有田产、仆役。

    而且蔡氏非常团结,他们共同组织有家兵七八百人。

    至于仆役、部曲(佃户),足有男女三四万口。这田产当然是带不走了,也不好卖。

    但是这男女三四万人口,需得带走。

    蔡氏的族人们都非常团结,没有人告密。在蔡瑁的组织之下,三天后,在夜色的掩护下,他们乘坐许多舟船,一举渡江。

    渡江之后,蔡瑁让男女在野外呆着。自己带着三十名轻骑,前往张绣的大营。

    在营门外的时候,蔡瑁少不得与守卫营门的士卒扯皮了一番,这才得以进入军营,去见张绣。

    中军大帐,后帐内。

    睡的很死张绣,迷迷糊糊的被典韦叫醒。听了典韦的话之后,他立刻精神了。

    “虽说没有得到文聘、蒯越、蒯良,但得了一个蔡瑁,也不算是一无所获。当然。蔡瑁无所谓,关键是蔡帽带来了男女三四万人口。”

    在内心,张绣是鄙视轻薄蔡瑁这样的家伙。历史上这个家伙,乃是背主之贼。但是这种人也是有可以利用的地方。

    危害比吕布这种人,小的太多了。

    张绣想了一下,便光着双脚,只穿着短袖短衣,出了内帐,见到了在外帐站着的蔡瑁。

    “啊呀。蔡先生,真是久仰大名,久仰大名。”张绣赤足单衣,很是热情对蔡瑁躬身一礼道。

    蔡瑁立刻愕然,随即胸中涌现出了难言的感动。心想:“传闻张绣礼贤下士,宽厚待人,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