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114、第一百一十四章·轻松

    第114章

    唯一站在刘拂正前方的谢显清晰的看到,她轻吐出一口气,眼角眉梢都带上了轻松。

    “阿拂。”趁着其余几人看向左右寻找发声者时,谢显悄悄拉了拉刘拂的袖子,轻声道,“是哪个?”

    刘拂失笑,用两根手指戳了戳谢显的掌心。

    与她从金陵一路同行的友人间,约摸着此时只剩谢显不知秦恒的身份,而以谢显的性子,不让他知道也是最好的选择。

    以谢显的脾性,对皇太孙来说,会是个极好的伙伴。

    即便二人还未相熟,刘拂仅就对他们性格的了解,就已能猜出三年后丹墀陛见时,皇太孙的忐忑不安与谢显的目瞪口呆。

    如此想着,她嘴角就不自觉溢出一丝笑意。

    刘拂转头,果见秦恒从还未挺稳的马车上一跃而下,一个踉跄,惊坏了跟在车旁的小梨子。

    后出声的人,反倒比先出声的到得早。

    “秦兄,还是小心些好。”周行蹙眉,强忍住上前去扶的冲动。

    即便在晋江书院附学一事还未敲定,但周行已能料到,未来三年的日子绝不会太平。

    他与方奇然同时轻叹口气,在听到对方的叹息声后都无奈地扯了扯嘴角。

    在三年前的那场大雪天,他们拐道梅园的决定,大概是这辈子最正确也最错误的选择。

    若无那日,也不会有今日伴太孙读书冶学的荣幸。可是是君臣得宜千古佳话,还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怕是要到辞世那天才能见分晓。

    但若无那日,也不会有与国色姑娘的一场相识,不会知晓情滋味,不会识得春风面。

    “月余不见,甚是想念。”秦恒与几人一一见礼后,望着刘拂轻笑道,“只是我却不知,云浮竟如此想念我。”

    “与故友就别重逢,自然欢喜非常。”刘拂轻咳一声,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些,“月余不见,秦兄似是明朗许多。”

    不等秦恒说话,刘拂就挥扇阻住了他的话头:“让我猜猜,可是尊祖父同意了你的请求,不再拘着你与家中先生读书?”

    秦恒轻咳一声,掩口挡住脸上的不自在:“家中先生终于候到个实缺,不日即将上任……是以祖父考虑了几日,便同意了。”

    想起陪伴了自己十数年的老师,秦恒即便心中欣喜,脸上也不由微黯。

    与他的伤怀不同,方奇然与周行却是心中一紧。

    三品大员外放为一省之长,被太孙遮遮掩掩地说出来,倒像是同进士觅了个县令的缺似的。

    敷文阁学士如今仍挂着御书房讲读的名头,想来是圣上的旨意还未发出,他们这般,可算是听了朝堂密事?

    方奇然与周行对视一眼,对于即将成为皇太孙同窗这件事,已不知是该欢喜还是该无奈。只盼太孙在即位之后,心性能一直不改,不然他们此时知晓的越多,怕是日后的罪状就越重。

    两人将脸上神色掩饰的极好,却逃不过心思敏锐的皇太孙。

    秦恒放下掩唇的手,干笑两声,眼神却是黯淡不少。

    只有刘拂恍若无觉般“哦”了一声,拉着他絮絮讲起这晋江书院的好处,做足了宽慰他离愁别绪的样子。另有谢显在一旁插科打诨,秦恒的心情很快便回转过来。

    不知过了多久,方才与秦恒前后脚发声的另一人,终于到来。

    “刘小先生,方兄,多日不见可还好?嘿,周公子也在啊。”

    过来的路上与不少人叙话的郑荣口舌微干,停顿了一下没听到周行的冷嘲热讽后,才恍然大悟般望向刘拂:“想是因着刘小先生在,咱们周公子才会这般好性。”

    刘拂拱手笑道:“我与郑兄都是来晋江书院应试附学的,这声‘小先生’实不敢当。”

    郑荣摸摸鼻子,嘿笑一声。他瞄一眼刘拂手中折扇,看向周行的眼神中更多三分调侃:“确是如此,到底不好乱了辈分。”

    周行脸上一黑,已猜出郑荣在胡思乱想些什么。

    “看在你当日相助的份上,今日不与你计较。”周行抿唇,冷哼一声,“倒是日后同窗读书,还望你多多珍重。”

    “周公子。”郑荣向着他来的方向挑了挑下巴,“这话你该对另一人说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