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五章嫁出去的闺女

    王大娘将目光瞥向正和李穆穆有一搭没一搭谈话的吴梅花,轻声说道:“这后山有一条直通外面的通道,不过为娘也只知道个大概,还是套你媳妇的话才知道的。这吴老二脑子让驴踢了,都和咱老王家结成亲家还向着我师傅,那就不能怪我们母子俩利用他闺女!”

  “不过鼎儿啊,这两天你得多劝劝你媳妇,要是她不愿意和我们走,大不了咱一家老小就自己走。但鼎儿你一定要记得绑住她,不要让她走了风声!”

  听着自家老娘的叙述,王鼎神情渐渐变得严肃,原来早就发现端倪的王大娘,早就联络几个还向着老王家的有穷寨村民,准备好周全的计划,从后山预留的通道逃走。

  这其中包括大圣的户部尚书周不疑,工部尚书刘九指以及朱雀营的一些少年。

  至于要逃到哪里?

  王大娘也做了周密的计划,黄河这两年闹灾害,元廷那边也不知道王鼎他们还活着,只要逃到南方去,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重新生活也不是不可能的。

  王大娘说到这,黑炭般的脸上露出几分得意:“早在今年开春,为娘就让下面的人去打听这事。通道外面就是临西河,为娘特地令人准备了几艘小船,咱乘船离开霍州,之后再谋划出路。”

  最后,王大娘抓着王鼎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鼎儿,为娘早就知道这造反一事纯属胡闹,万万不可行,预先备了这条出路,就担心有一天这有穷寨守不住,咱一家老小无处可逃。如今我那痴心妄想的师傅来了,咱也趁此机会脱身而去,当一个平平安安的百姓也是好的。”

  王鼎虽然知道在接下来的十来年里,当一个平平安安的老百姓完全是一件痴心妄想的事,但他不反对自家老娘这个出逃计划。

  距离至正十一年还有一年,一年后伴随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呐喊声,华夏大地上掀起反元的滔天浪潮,到时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谁能说过得平平安安?

  时机没到,地点也不对,注定了黑山岭折腾的起义终究是一场闹剧。

  关于这一点,王鼎心里早就有数,只不过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想在这里静待时机,哪曾想现在不得不前往南方?

  走到山间的王鼎,对着跟在自己身边的吴梅花,欲言又止。

  吴梅花似乎不曾察觉,两手绞在一起,一蹦一跳地朝王鼎说道:“最近寨里发生了好多事,我阿爹不知道什么时候和那些白莲教的人联系上,那彭祖师不知道给大家灌了什么迷魂药,现在大家都嚷着要造反,要攻打县城,我就不明白了,现在这样的日子不好吗?”

  王鼎背着手回道:“你以前是大小姐,我以前是地主家的傻儿子,咱们从小就没饿过肚子,生活上也没怎么被人欺负,所以咱们不会想着造反。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劳工,佃户,寨民呢?他们打小就吃不饱穿不暖,逢上灾年,只有死路一条!”

  “可咱们寨里也没人吃不饱啊?”吴梅花眨巴着大眼睛,不同意王鼎的说法。

  “咱们寨里的而粮食还剩多少?够不够现在寨里的人吃到秋收?我以前想着能撑到下次收获就可以了,现在四寨合在一起,能吃三个月就不错了!易子而食的场景你见过吗?咱寨子里有不少是从闹灾荒的太原府逃过来的百姓,还有从决堤的黄河边流窜过来的流民,你要是感兴趣,可以去问问他们!”

  王鼎说到这,神情颇有点不屑,似乎在嘲讽吴梅花的何不食肉糜?

  吴梅花郁闷,叫嚷道:“我不信!难道除了造反就没别的路吗?”

  王鼎突然停下来,看着吴梅花认真解释道:“真的平民百姓是不会想造反的,除非活不下去!这鞑子统治的朝廷,却不把天下的汉人百姓当人看,古往今来,有哪朝哪代会因为觉得治下百姓人多,想着杀掉几大姓来减少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