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一十二章 接弟弟

    宁静鸢看着林氏忽变的脸色,不解地看着她,问道:“母亲怎么了,可是遇着了什么烦难事?”

    林氏摇头,笑了笑没有说话。

    只是眉间的郁色更深了些。

    宁静鸢更加不明白了。

    分明先前还好好的,怎么忽然就变了脸色?

    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么……

    宁静鸢的心情肉眼可见地低落下来。

    马车晃晃悠悠地往前行进,在静思园外停了下来。

    静思园位于凌山山脚,旁边有一处风景极佳的池塘,四周用高高的红墙灰瓦围了起来,墙上间或写着一些时下名流的诗词,或者历史大家的作品。

    再往里,便是一片青竹,其间青苔遍地,一片绿色盎然,真可谓是“苔色连青竹。”

    中央铺着碎石子,走在上面,似乎都能从软软的鞋底子感受到石子的凹凸感。走过这一段路,便是一座由一要要圆木头搭建的小桥,桥边一边挂着一排灯笼。眼下是白天,灯笼自然不会点灯,灯笼上龙飞凤舞地写着数个大字——“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过了小桥,便是一条长长的土路,旁边竖着一只牌子,“书山有路勤为径。”再过去便是一座精致的木屋,木屋旁边有一副对联,上书:“立品直须同白玉,读书何止到青云。”中央的匾额上提着“博古屋”。

    一路看下来,宁静鸢不由感叹,程老先生不愧为学术大家,就连学堂的选址都是如此的极具学术风味。看着面前文学气息浓郁的园子,宁静鸢微微挑了眉。

    跟着林氏往里走,每一步都充斥着深郁的文化气息。

    林氏之前来过几次,这次都不用人引,轻车熟路地往学堂的方向走。

    不多时,空气中便传来朗朗的颂书声。

    “还未到下学,两位止步。”

    引路的童子将拦住她们的去路:“两位请在这里稍事歇息,等先生下学了,两位方能入内。”

    这一等,就等了整整一个时辰。

    听着里面传来的欢呼声,宁静鸢跟林氏同时抬起头来,一脸期盼地看着出入口,就等着宁修烨出现。

    没过多久,一群半大的孩子似出笼的野马一般狂奔。

    一个二个一蹦能有三丈高,个个兴高彩烈地,衣角都飞了起来。要是可以,恨不得插上翅膀直接飞了。

    “走路就要规规矩矩的走路,你看看你们这样子,成何体统!”

    不远处传来一道苍劲的声音,吓得刚才还像野蜂般的孩子们,像是被卸了发条的玩偶,一下子规矩了起来,就连脸上飞扬的笑意都收敛了起来。

    但细看还是可以看出来。

    宁静鸢看着这堪比变脸的一幕,饶有兴趣地挑了挑眉。

    等走得远了,方才还规矩走路,如何一个个风流才子般的孩子们,一下子又脱了缰,将跟在他们身后看着的程老先生气得吹胡子瞪眼。

    林氏眼尖,一下子就看到了宁修烨。

    “程老先生。”

    既然来了,林氏就不可能只接自己的孩子,人家这位夫子,林氏还是得去招个招呼,问候两声的。

    程老先生看了林氏两眼,回想了一下,认出了来人:“宁夫人?可是来接修烨这孩子的?修烨,你母亲来接你来了。”程老先生不等林氏说话,将不远处的宁修烨叫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