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百八十章受降


    更重要一点,曹魏篡汉而滥杀忠于汉室的大臣的后果显示出来了。如反叛以为应和刘备的吉本、耿纪、韦晃、金祎几人皆出自于关中士族。

    如金祎其父为金旋,祖为金日磾,乃京兆郡金氏族人;韦晃是京兆郡韦氏族人、祖为韦彪、韦贤,中古名族……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曹魏官场中,关中士人不多的缘故所在,因为关中士人多有忠于汉室者。曹操在屠杀忠汉势力之时,就属关中士族实力受损严重。而曹丕篡位,也属关中士人伤心。

    至于名臣张既则是出身寒门,能其身居高位多归于曹操的提拔,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上位的原因。

    而且若再仔细观察的话,不难发现历史上曹魏对凉、陇士人的重用多于关中士人。而且司马氏执政之时,却常有重用提拔关中士人之举,如鲁芝、杜预、杨骏、杨嚣等人。

    是故,当司马懿建议曹叡撤离关中,也不能不说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当久违的大汉旗帜重新出现在长安附近之时,这些久受汉恩,令曹魏忌惮而不得重用的关中士族终于露出他们的獠牙。基层官员纷纷归降,士族举兵以为应和,大汉挺进顺利,直逼长安。

    在君臣游昆明池的尾声之际,今日的战报信件送达到廖立手上。

    廖立拆开公文,粗略浏览之后,面露喜色,驱步靠近刘禅,拱手说道:“启禀陛下,前将军(王平)大军已至鄠县甘亭,询问陛下可有最新军令?”

    正在与众人交谈的刘禅,沉吟少许,说道:“我军虽抵达长安附近,诸城归附,但长安未降,还需重兵驻扎附近,让前将军所部向我军靠拢,汇合于长安城下。”

    “诺!”

    顿了顿,刘禅念起诸葛亮大军现状,问道:“上丞相渭北大军情况如何?”

    廖立看着军报上的内容,回答道:“启禀陛下,今上丞相大军已在兰池,在长安北面。先锋马岱所部已抵达阳陵。关中出逃百姓皆被大军安抚,归入乡里,安顿百姓。”

    司马懿大军撤退之时,让各郡县官吏强制百姓撤离,让这些百姓拖延汉军的时间。然后自己率大军率先抵达河西,让当地有名望的官吏、士族劝说河西百姓过河东,并承诺会好生安顿。

    与此同时,让驻守在安定郡的孙礼从北面山区,过龙门渡撤向河东郡。

    至于阳陵的话,则是刘禅的老祖宗汉景帝刘启的墓葬之地。

    顿了顿,廖立说道:“陛下,可要前往祭拜阳陵否?”

    刘禅迟疑半响,说道:“不急,让上丞相安排士卒打扫诸帝陵园即可。待长安城下,朕再领文武诸将祭拜前汉诸先帝也!”

    “诺!”

    (ps:主角所诵诗赋来自南北朝的鲍照,其诗句承前代启后代。我个人对其诗赋略有修改,化为主角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