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祖


    贾氏宗祠内,贾演端坐中央,其余长者坐在下位,不过他的身侧还空了一个位置,闭目养神的他显然是在等另外一个人。

    贾演从军多年,年岁渐长,身上的仪态也养了起来,令人生畏,他不说话,堂中其余长者,皆不敢说话。

    没等多久,贾源扶着长剑,迈着阔步走了进来。

    除了贾演外,堂内长者不敢怠慢,起身恭迎贾源。

    贾演坐在位上,朝着贾源微微拱手以为问好,后咳嗽一声,向众人说道:“今将入冬,族内农事皆已收割完毕,所获不错。不知近月以来,族内可有贫寒人家需娶妻或丧葬者否?”

    贾氏兄弟领着族人迁徙到西县后,渐渐富庶起来,他们二人也当上了话事人。

    与其他宗族一样,每年秋收之后,他们作为族中威望者常会纠合宗人,将族中富裕的家庭联合一起,以亲疏贫富为差,帮衬族内不同的人家。如家贫难以娶妻者,或是丧不堪葬者,亦或是老无所依者。

    “有。贾老三他二儿子准备娶李氏女,但他们嫌弃贾老三彩礼少,不肯嫁女。而且担心贾老三他二儿子以后从军,可能不知啥时候死在外面。”贾欣说道。

    话未说完,贾源一拍桌桉,直接说道:“贾老三随我哥俩断了条腿,他又让大儿子随我哥俩出征。今天如果他二儿子娶不上媳妇,那岂不是打我哥俩面子。不用说,他们家的彩礼我出。”

    “诺!”

    贾欣弓着腰继续说道:“贾伍他爹没了,说是没钱下葬。”

    贾演微微挑眉,说道:“我记着他们家今年收成不是还行嘛?以往贾伍说话就不老实,告诉他要钱下葬可以,但他要给族内干活。”

    “诺!”

    这不是贾氏宗族第一次帮衬了,他们已经实施了不知多少年了,已经成为了不成文的规则。

    至于为何帮衬,原因也是不难理解。在封建社会时期,中华文明起源于种植文明,其根本的特点在于人口束缚在土地之上耕种,缺乏流动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受邻里为主的地缘及宗族家庭为主的血缘。具有血缘关系的宗族间常会互相‘守望相助、疾病相扶’。

    ‘守望相助’为的就是对抗脆弱的农业社会,农业文明要靠天、靠地吃饭,再加上纷争或是战乱频发,就需要互相取暖,来抵御天祸。

    从‘疾病相扶’来说,传统的小农个体,面对疾病来袭,其付出当超出家庭的力量,由于血缘或亲缘关系,使得族人之间自然而然地在生产、生活上互相帮助。

    存在即合理,进入工业社会,若生产不再需要家庭,只需要个人的话,自然而然,宗族社会也会渐渐消失。

    当然贾氏兄弟为何如此不遗余力地奉献,也不是不求回报。他们从军多年,侥幸随王平斩杀张郃后,他们成为了校尉。成为校尉后,他们需要亲信,需要可靠的人为他们效力。在这种情况下,族人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对于农业社会的基本情况,刘禅也是心知肚明,他知道无法带领大汉跃进至工业社会。因此刘禅常会打压大士族,扶持小士族,保护中士族,以来减少士族的危害。

    毕竟凡事有利便有弊,宗族不能只见弊,而不见利。只能说遏制宗族的弊端,拔高宗族的好处。

    待聊得差不多时,贾演缓缓说道:“我接到军令,需在十五日后,赶赴汉中集结,以伐东吴。因此今年岁末祭祖之事就交给东叔了,为我贾氏从军儿郎祈福。”筆趣庫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