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一章 占领南宁

    公元1851年6月25日晚,林逸命令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于6月27日上午在南宁府南郊的亭子集会师。当时的南宁府并不很大,左江、右江在南宁府西面的老口渡口附近会合后,形成汹涌宽阔的邕江成“几”字型流过南宁城边沿。邕江北面是南宁府,南面是亭子集,属南宁府近郊。如果不是清廷广西提督府设于南宁城,南宁也不算什么军事重镇的。南宁在文化、政治方面不如桂林,桂林是广西的首府;军事地理位置不如柳州,柳州西可入云南,北可上贵州、湖南,东可进广东,南下可速临大海。

    在亭子集,林逸召开进攻南宁的军事会议,他要求三个师发表一下各自进攻南宁的设想。第三师参谋长朱昊首先发言,他走到地图前,指着良庆渡口道:“邕江水流湍急,亭子集渡口已被清军切断,正面强攻缺少渡船,重新制造一来时间上拖延不起,二来质量也不能保证;良庆渡口,水流相对平缓,虽有清军防守,相比亭子集渡口的守军还是少很多,我军可以正面佯攻以迷惑清军,大部队占领良庆渡口后,可以从东面进攻南宁府,此一方案的缺点是一来一去,耗时!”

    第一师参谋长孙定军接着发言:“南宁府西部的老口渡口,水流最急,可守卫的清军最少,一般都认为不可能在那里实施大部队渡河,我们就是要化不可能为可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相应的南宁西面防守的清军也少,我军也可以轻易攻取,此方案的缺点是渡河时危险系数大,如果只渡少量的部队又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最后是第二师参谋长许仑讲述作战方案:“早一天进城,就早一天解救苦难中的黎明百姓,正面进攻是节省时间的最好办法,可正面强攻正如朱昊参谋长所说条件少、伤亡大。因此,我们要智取,夺取亭子集渡口对岸的登陆口是关键,我们可以派出少量精锐化装成从隆安县过来增援南宁的乡勇,巧取亭子集。前天,军情部报告有隆安增援部队一千人正在路上,大概明天下午申时可以抵达南宁府,我军可以让他提前一天到达。”

    三个方案,从时间或是从可能性上来说,显然第二师的方案最佳,可三个方案都没有解决大部队船只太少的问题。邕江两岸的船只大多都被清军烧的烧,扣的扣了。林逸让大家继续深入地讨论一下后,就解散了会议。不过,他还是让许仑暂时按他们第二师的那套方案做出详细的作战计划来。

    “看来,得与胡野林见见面了。”林逸自言自语。

    胡野林,原南宁绿营镇标,在那陈战役中被俘后,情绪一度低落,可人民军并没有为难他,只是强制劳动了一个月后,就让他进了钦州政治学校学习。开始他对这种学习很消极,认为可有可无的。后来很多人民军高级官员也常进来旁听课程,他也就认真听了几堂课。那里面所讲的好多都不敢想象,甚至是大逆不道的,可认真想想,如果真能那样,百姓的生活,将会多么的美好啊!印象深刻的“人人平等,人人发展,人人自由”这三大基本政策就很能打动人的心。

    人民军上下之间,没有磕头请安的,最多是敬手礼。胡野林在学校学习期间,可以自由上街,但有人远远监视。街上平民百姓,商人小贩生活都很精神,很拥护人民军的样子。两个月学习下来,使他改变了许多。上面政治部的人找他谈了几次话,说:“再过一个月,你就可以自由离开了。”胡野林开始不相信,后来发现监视自己的人真没有了,自己到城外走了走,也没有人管,他明白,政治部的人说的是真的。

    在决定是去是留这种人生大事上,胡野林认真思考了几天后,分别给政治部和林逸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写了自己思想改变的过程,和对新思想的认识,表达了想报效国家的愿望,希望人民军和林逸主席能给予机会。

    这次林逸的召见,胡野林是第一次见到林逸,没有想到创造那么多新思想、新战术、新神话的人民军领袖竟是如此之年轻,如此之风度的青年人。胡野林很激动,本能地想磕头请安,意识到不对,马上行了一个标准的人民军军礼。

    林逸满意地点了点头,对他说:“请坐,胡先生!感谢胡先生对人民军及我本人的信任和支持,如果胡先生愿意,可以继续留在人民军中,会有你大展鸿图的机会的。不过,你还得学习,去学习一下现代战争、战略和战术吧,将来可以统军打战。”

    “谢谢,谢谢林主席的信任,我一定好好学习,听从人民军的安排。”胡野林回答。

    “胡先生,现在有个问题需要你帮忙啊!”林逸说。

    “林主席尽管吩咐,野林能办到的在所不辞。”

    “想必胡先生知道我军正在进攻南宁府吧,我想请胡先生指点一二!”

    “指点不敢当,人民军是遇到船只少的问题了吧!”

    林逸点头了点。

    “这个我可以帮人民军解决,我的原部属,也是我堂弟叫胡野森的,是南宁府水师千总,驻守亭子集渡口,我可以前去说服他。”

    “好!胡先生义举也!人民军感谢你啊!”林逸赞许道。

    “明天上午,我定当返回,请静候佳音。”胡野林告辞道。

    有了胡野林的帮忙,林逸立即有了作战方案,他命令:第一师第一团西往老口渡口,实施佯攻,候机夺取渡口;第三师第一团东往良庆渡口,实施佯攻,候机夺机渡口;第二师全部明天午时正面攻击亭子集渡口;第一师另两个团作预备队。

    第二天上午巳时,一队船只从对岸驶来,第二师迅速作好隐蔽,炮兵营也作好了开炮准备。待船队渐渐驶近时,船上的旗帜缓缓降下,林逸知道是胡野林成功说服他的堂弟投诚来了。他立刻命令第三师两个团引领船上投诚的清军去驻地休息;第二师迅速登上船只向对岸进发。

    林逸在指挥所热烈欢迎胡野林、胡野森两兄弟,握着他们的手,由衷感谢道:“人民军欢迎你们,人民会记住你们今天的义举的!”

    胡野林与胡野森兄弟俩气质、外形恰好相反,哥哥粗犷,弟弟文秀,瘦弱。

    第二师顺利渡河后,马上对南宁府进行第一次试探性进攻。南宁府清兵随即打开城门与人民军第二师列阵对战,第二师同样列好枪阵缓缓前进,边走边射,出城清军一会儿工夫被枪阵射得人仰马翻,丢下三百具尸体败入城中,再也不敢出来迎战了。第二师也没有再度发起进攻,他们在等其它部队,特别是炮兵营的到来。同时,第二师又派出两个营的兵力分别前往良庆,老口两渡口,从北面协助其它师的两个团夺起渡口。

    第二天,所有部队都进入了攻击指定位置。人民军主攻方向是东面,方法还是围三漏一,北面没有部署部队,只有几个观察员。一阵炮轰后,东面南宁城门摇摇欲坠,城内却是鸡飞狗跳的。城内谣言四起,达官显贵急于逃命,一片混乱,人群蜂拥至北门,要求开门逃命。开始守门的士兵严于职守不敢开门,后听到激烈的枪炮声,惊得直哆嗦,打开城门也投入到逃命大军中去了,还是保小命要紧啊!

    军心涣散的清军轻微抵抗一下,全部向北面溃退而去,可北面正有只口袋在等着他们钻呢!这也不能怪清军如此没有战斗力,由于要围剿太平军,精锐全都北调了,剩余的少部分精锐又在那陈战役中几近歼灭,目前这七千城防兵大多老弱病残,有的还是临时招收的市民!

    南宁府的枪声平息后,从西部右江顺流而下的一千隆安增援乡勇,稀里糊涂地上了岸,还没有弄明白就做了人民军的俘虏。后勤部把战果汇报上来:此役打死打伤三千三百二十二名清军,俘四千二百二十一人,大量达官贵族被截住;缴城防炮二十门,一般火炮十五门,各种刀枪无数;缴白银一百五十万两,黄金十万两,还有大量珍珠宝石。

    经南宁府一战,南宁城周围方圆三百公里都没有什么成建制的清军了。林逸准备乘胜追击,命第一师第一团西进占领隆安县;第二师全部夺起北部昆仑关,并相机占领思恩府的宾州(今广西宾阳一带);第三师全部东进占领郁林直隶州(今广西玉林一带),构筑东部防御阵线,以确保早已确定的东挡北防西进战略。

    广西北部太平军与清军还处于僵持阶段,林逸想好好利用这一时机消化掉新占区,一些新想法也需要时间去检验。

    占领南宁府第三天,公元1851年7月2日,林逸召开团以上军事干部会议,会议决定:

    1.组建人民军第四师。

    师长:伍则凯(原第二师副师长)

    政委:雷明(原第三师政委)

    其余军官由各部队抽调或由军校、政治学校派遣。

    1.组建南宁市预备团。

    2.炮兵营扩建为炮兵团。

    3.许仑不再担任参谋部部长职务,调任第二师师长,兼参谋长。(林逸认为还是让许仑独挡一面好,放在上面是浪费。)

    4.部队统一服饰:大盖帽、类中山装、大筒裤,剃平头。

    5.实行军衔制:列兵—下士—中士—上士——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元帅

    军职与之对应的是:

    列兵——三个月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