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百四十八节 谋事在人

    我又想废话了。

    我脾气是不好,可是也不至于小心眼。说我书不好的,我可以接受。

    如果是人身攻击,或者没道理乱吠,不好意思,我觉得你骂不过我,哪怕你是弥衡。

    就拿那个说我刷票的,你不就这个意思?我冤枉你了?你倒还有理了。

    还有那个说曹操如何如何的,我简直不想跟你再说下去了,初中政治就学过,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样东西,人也一样,如果曹操再重活一次,你能保证他一样的残暴嗜杀?我以前也说过,曹操的多疑性格养成是因为目睹东汉王朝的腐朽,加上一次吕布攻濮阳,一次官渡很大官员大规模背叛所形成的。而这本书里曹操根本没有这样的经历,那么张锋夸张一点,曹操能接受他有什么不对?再说史上的曹操也不是见人就杀,他杀人都有他的理由(屠城除外),那些所谓的名士,哪个不是招惹到了他才被杀?难道是曹操有病提着刀上门说我今天无聊想找个人砍砍?人的性格形成跟后天环境因素和经历密切相关,你不会不知道吧?

    我不想说你们思绪单纯,人云亦云,可是你们也应该看了我的观点之后再骂?自己动动脑子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写手也是有尊严的,我的书情节,文笔是一般,可是你同样没资格说三道四,我又没收你钱。如果你去一家从没去过餐厅不点菜就说你的菜不好,是不是会被人当成神经病?再说了,你一个1000分的小马甲,刚来就说不看了,然后转头来又来翻你的书评,你不觉得自己此地无银?

    此类的话我不想多说了,累,影响心情。你们叫得再凶我也会写完,用一句很流行的话来说,只要有一个读者,我就会写下去!

    支持我的兄弟姐妹,跪谢了。

    **********************************************************

    张锋把这次的进攻想得太简单了些。

    袁尚知道曹操的进攻迟早要来,而且也想到过有可能是并、兖、青的三面围攻。

    袁绍已死,袁家士兵的士气一落千里,加上袁氏兄弟的不和,袁尚每天自己也是忧心忡忡。

    袁尚既然被袁绍看中是继位者,自然有他的道理。他并不傻,反而真的有几分聪明,颜、文、高,死的死,降的降,袁尚当即提升张郃的职位,以及蒋奇等一并原本名声不彰的将领。这让一直没什么机会出头的众人很感激。

    为了收买人心,袁尚常常在府里宴请这些人,还有许攸、审配、逢纪等人。

    可是谋士们虽然人数少了很多,当年袁绍帐下的问题又一次暴露出来,互相倾轧。

    意见常常相左不说,老是在背地里互相下绊子,袁尚明白,如果不改变这种情况,他很快就要走上父亲的老路。

    “隽义(应该是儁乂,五笔实在不好打),你说怎么办呢?”袁尚到哪里,都喜欢带着张郃,这让他很有安全感。

    张郃长得并没有颜良、文丑那么一看就让人过目不忘,没有一股子彪悍之气,更没有那种觉得自己了不起,天下无双的那种傲气。反而倒有种与年纪极不相符的沉稳,这从他深邃的眼睛里就可以看出。

    因此袁尚越来越发现这是一个可造之材。

    张郃是一个极有分寸的人,知道有些事不该自己多嘴,见袁尚问到自己头上了,浓眉一掀,国字脸若是配上单眼皮,倒有些象一个高丽棒子。

    “主公,若依末将之见,这些鸟人皆自视过高,目中无人,一山不若二虎,如果去一,也许会化解也未可知。”

    袁尚惊讶的看着张郃那种楞角分明的脸,简简单单一句话,就解开了自己的心结,或者有这样那样别的问题,可这也未免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想想父亲在时,田、沮二人都是智谋过人,许攸、辛评也不是泛泛之辈,可是为什么总是自己人吵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