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卷 漫漫江湖路 第九十四章 柳城

    晨风拂过,东方泛起鱼肚白。

车轮的轱辘声与骏马的嘶鸣回荡在晦暗的原野中,镖队沿着道路逐渐远去,只余下火堆燃尽后的柴薪,以及逸散不见的缕缕青烟。

昆州与离州相邻,同为中原西南之地,与昆梁山前的路上相比,景色倒是没多大变化,甚至更加荒僻,原野与矮林层层接壤,丘陵高耸起伏,向目不可及的远方绵延,一眼望去,除了碧色还是碧色。

这一路风尘,个中滋味若不是亲身体会,实在难以言说。

确实是应了当初吴定安帮主所说,运送不值钱家什物件的镖队并不会有劫匪动心思,路途上毫无波折,经历了这么些天枯燥乏味的长途跋涉,加上周镖头传授的过来人经验,应觉心境已是没了多大波动,在镖队赶路时,他便整天呆在车厢内,感受着车子晃荡,就如在那永歌隐秘山湖的小船中一般,安静悠然。

此等环境,最适合修习了。

不论是水磨工夫地修行内气,还是脑中冥想观剑,都能够在消磨时间的同时提升自己,不过可惜的是,那日在昆梁镇杨家大宅与罗姓杂役的一番对话过后,再也没找到机会交集一二,每次稍一靠近,便是冷眼相对,话都说不上,讨教剑法更是无从谈起,让他只得在冥想时将那青红剑光观想了一遍又一遍。

就这样,白天修习,晚上扎营,日子一天天重复过去,不消两旬,镖队便到了下一个落脚点,昆州州城,柳城。

...

柳城虽为昆州州城,却是个宁静安谧的小城,不比离平城那般繁盛喧闹,镖队缓慢而有序地进了城去,不掀起一丝波澜。

和离平商会一样,这类有一定规模的商会镖局,在许多城县都有着驻点,柳城自然也不例外,车队一行穿过青石街道,停在了镖局后院中。

终于到了。年轻杂役走下马车,望了眼尚晚的天色,心里暗暗盘算。

算上在昆梁镇滞留的时间,到这儿花了约莫两旬光景,按镖队这个速度,接下来过曲州,渡陵江,入蜀中道,怎么也得立夏了,等到江南道,最炎热的时节都过去了大半,而要横穿整个江南道去淮南,这段路途比起前者只长不短,并且江南武风繁盛,行走江湖糟心事儿多得很,再想隐藏身份也不会太容易。

看来,那人已经注定将要回到晏家掌握大权,自己追赶远远不及,不过想想也对,那人百般算计夺取了晏家大少的身份,又怎会给棋子翻盘的机会,即使饶了自己一命,恐怕也不过是借这双还能挥得动剑的手给鬼骨多造成一些麻烦罢了。

以那人先前的作风来看,恐怕这柳城也难得安宁啊。

罗庭不禁轻吁了口气,待马夫们将马都牵走照料后,将马车货物都整顿好,做着一些杂事的同时,下意识向周遭瞥了一眼,这回他没有看到那袭熟悉的白衫了,估摸着是在自己这儿碰壁了太多次,已失却了来打交道的心思。

这样最好。

同鬼骨作对不是儿戏,晏家与其原本的联系并不如何深厚,在当年八大家破灭后,明面上的罗晏两家与鬼骨就已井水不犯河水,很少往来,全靠后来和白七的交易,他对这个神秘的消息组织才算是了解了个七七八八。现在想来,那人应当在叛逃前就对鬼骨暗中下了手,否则哪来这些怎么看都不是他一介灰能有资格知道的隐秘消息,除却最高的“黑”之外,之下白与灰的行动方式、据点运作、包括一些惯用手段等等,在那人眼中都如掌上观纹清晰可见,这些了解也伴随“白七”这个身份来到了他这里。

可即便如此,在永歌镇拼命杀出重围不说,光论离平城的两帮争斗,始终隐藏于暗处的罗庭每次算计与行动都须提心吊胆、万分谨慎,丝毫不敢出半分纰漏,更别说是无关的局外人了,一旦牵扯掺和了进来,再想脱离是难上加难。

脑中思绪纷乱扰动着,却并不影响他手上动作,不一会儿,罗庭便迅速收拾完院落和车辆的杂物,手脚麻利得很,落在最后才进镖局。

任谁也想不到,就在一两个月之前,他还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少爷。

刚进入后堂大门,便看见屋内一角聚了一堆人,罗庭迈步走近,却是随镖队同行的那几名杂役,正“哼哧哼哧”地搬着一个大箱子,那箱子约莫有半人高,乌漆麻黑的毫不起眼,完全不似有多重,然而几人浑身吃奶的劲都似使出来了,也才一抬一停,艰难地挪动着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