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5章 师兄

    清秀的少年乖巧地跟在邱举人身后,一身麻布衣服微微泛白,他的脸上带了些羞涩与好奇,只看了邱意浓几眼,便不敢再随意打量。

    他比邱意浓大两岁,身量也高她一头,虽然有些瘦,但身上有一种被诗书温养出来的文雅气质,叫人一眼就心生好感。他实在不像农门出生的少年,反倒像书香门第里教养出来的孩子。

    总归他年岁较长,她也算不得她爹的入门弟子,邱意浓没计较辈分的问题,朝少年露出一个笑容,“师兄。”

    “知文,这是我的女儿,意浓。”邱举人也在一旁开口,那少年从邱举人身后走出,回报了邱意浓一个笑容,并作了一揖,“小师妹。”

    这是他们二人的初识。

    少女也浅浅回了一礼,她那时怎么也想不到,眼前的少年会成为她之后数年欢喜与苦难的来源。她只知道,这个文质彬彬的少年,从此以后,就是她的师兄了。

    与吴知文相处是一件很愉快的事。邱意浓向来没什么合得来的小伙伴,巷子里的同龄人不少,但大多是男孩,生性活泼,她与他们玩不到一块去;她从小就性格文静,好读书,这附近的孩子因地利常被父母拖来向邱举人请教,但一般的幼童哪里有这个耐性乖乖读书,鲜有如邱意浓一般真心向学的人,她总与他们聊不到一块去。因此,大部分时候,邱意浓都是自己在家中读书,鲜少出去玩闹的。

    可吴知文不一样,他一心向学,常常与她一起讨论学问,也能与她谈文说典,更不会如其他小孩一般,叽叽喳喳说她“没娘的小孩”之类的话。是了,虽然巷中人家大多厚道,从不在邱家父女面前说些什么,但私下难免讨论几句,被小孩学语在邱意浓面前讲了出来,这亦是她不爱与人交际的原因之一。

    一时间,邱意浓突然懂了书上说的“知音”之意。

    等吴知文正式行了拜师礼之后,便经常出入邱家。他家境算不得太富裕,邱举人常借口授业带他回家来,好叫他在吃食方面富足些。

    邱举人常常读书至废寝忘食,身体一直不算太好。邱意浓年纪虽小,但因为她爹的缘故,于膳食一道上颇有涉猎,很注重养生。师徒二人的吃食都由她亲手调配,时日久了,吴知文也渐渐被养得丰润了。少年不见初来时的清瘦,身形虽然还算不得强壮,但一看就很健康。

    邱举人不喜买卖奴婢,因此只是雇了几个短工负责家里的清扫、杂务,简单的清洗类的家务,平日里都是邱家父女自己来。吴知文常常抢着去洗碗、劈柴、担水,虽然后来知道师傅有雇人做这些,但他却说只是自己份内之事,只要他在,邱意浓就只用去相熟的酒楼订好自己要的饭食带回家,后续的家务再不用她动手,有那么一段时间,她是恨不得吴知文住她家的。

    小小的姑娘长吁短叹,确实很可爱。小桃灵围着幼时的邱意浓飞舞,时不时傻笑几声,“浓浓,你小时候好可爱哦。”

    多情的桃花眼含着笑意,尽管她名义上的仇人已经出现在记忆里,但她并没有过多关注,只是安静的带有一丝怀念地看着记忆的发展。

    幼年的邱意浓将饭菜布置好,这才去敲响了书房的门,“爹,师兄,该吃饭啦!”她还未完全长开,脸颊肉嘟嘟的,好看的桃花眼里全是笑意,是个很灵动的姑娘。

    邱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邱意浓刚夹了一筷子菜,就听到邱举人在问吴知文,“依你如今的才学,倒是可以下场考取生员了。武成,你是如何打算的?”

    “学生欲参加这次的府试。”十一岁的吴知文胸有成竹,“若侥幸得过,明年的院试学生也欲下场。”

    邱举人手一顿,不过想到自己弟子家里的境况,倒是挺理解他的想法,到底也没有劝他别着急。横竖都要考的,以他的才学通过这两次的考试也没太大问题,邱举人便随他去了,不过敲打还是要有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你自己心里有成算是好事,但学习一事,如逆水行舟,切不可懈怠。”

    “学生省得的。”

    师生一问一答间,邱意浓用公筷为他们一人夹了一筷子菜,“那就祝师兄马到功成。”

    她时常跟着她爹进学,对吴知文的才学也很有了解,并不担心他能否过试,只看二人说着说着就放下了碗,温声提醒道,“好好吃饭,菜都快凉了。”

    “哎。”邱举人接到女儿的眼风,心中无奈又好笑,只对自己的弟子笑言,“你看看你师妹,小小年纪就一副管家婆做派,大了还得了?”

    邱举人在学堂时虽然格外严肃,面对自己的女儿和弟子时却十分温和,偶尔还会打趣几句,全然没有师长和父亲那种威严的架子。

    这与吴知文印象中沉默寡言的父亲形象有很大出入,他只是笑,“师妹很好呀,时时刻刻都惦记着师父呢!”

    “那是谁将自己弄得一身毛病?”邱意浓却很有气势,“若不是有人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我何必做这个管家婆。”她又赞赏地看了眼吴知文,“还是师兄慧眼识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