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二十六章、进军

    我才是袁家嫡子,为什么总是你这个竖子出风头呢?袁术越想越气。

    就单说这次会盟,袁绍其实也没比张皓早来多久,他是最后第二个到的。到来时还装出了一副“诸位久等,我来晚了”的模样。

    结果在知道张皓还没来时,他脸上的兴奋瞬间消失了,一个人躲到幕后去等。

    其实袁术知道袁绍是故意来晚的,就是想要营造出一种“我不来,你们就没办法继续了”的局面,以表现出自己的重要性。

    而且袁绍一来就坐在上首,其他人也好像没有异议的样子,认为理所当然。

    刚刚对刘备三人的发难,也只不过是袁术借机试探。结果自然试出来了,所有人都站在袁绍那边。

    袁术心中就不服,凭什么袁绍这个庶子就能得到所有人的拥护,而自己这个嫡子却被冷落呀。

    正如袁术所想的那样,袁绍现在对张皓十分记恨,原来自己想的挺好的一个出场,结果就是因为他来晚了而被搞砸了。

    只不过袁绍强行压住心中的不满,所以才没有表现出来。他不停地对自己说道:“我身负袁氏未来,又是众望所归,不能因为这种小事而迁怒别人,要有风度,要有风度。”

    等刘备也坐下来了之后,作为发起人的桥瑁,从位置上站起来说话了:“如今我等在此会盟,共同讨伐逆贼董卓,乃是肩负天下人之望,势必马到功成。

    但是群龙不可无首,大家各自为战是不行的,所以当选出一个盟主来统领诸军。现在请大家说说自己心中的人选,看看谁才是众望所归的人,那便是联军的盟主了。”

    张皓心想,虽然这最后肯定是袁绍当选,但是自己要不要选他呢,还是选别人卖人情呢?还是等最后所有人都选完再说好了,看谁多自己就选谁。

    鲍信由于在洛阳城外见识过袁绍的色厉内荏,心中早已没有了对他的好感与敬意。他举手说道:“元伟乃是此次会盟的发起人,这联军盟主自然是由元伟担任。”

    桥瑁倒是没想到鲍信会选自己,他虽然现在站出来主动提起,但是心中还是以为所有人都会选袁绍呢。

    他还是知道自己的斤两的,于是婉拒道:“允诚说笑了,我虽然是发起人,但是只擅长舞文弄墨,对于这兵事一窍不通。

    还是另选贤达吧。我认为渤海太守袁绍,名满天下,又曾当众怒斥董卓,可为盟主。”

    “我也认为袁本初德高望重,可为盟主。”

    “我也支持袁绍。”

    “……”

    十七个人里,鲍信选了桥瑁,而孙坚本就是跟着袁术一起来的,所以选了袁术,除此之外,其他人全都是选袁绍的。

    张皓心中叹息,众望所归这个成语果然是形容袁绍的,在这个时代,名声好也是一个大杀器。哪怕是曾经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会有人帮忙粉饰掩盖。自己的名望还是太低了。

    “我也选袁将军做联军盟主。”张皓最后一个说道。

    袁术双手紧握,怒视着在场的众人。哪怕他知道结果会是这样,但是在结果真的出来之后,心里还是充满了怒火。

    “承蒙诸位厚爱,推举我来做这个盟主。只是我唯恐德薄,怕辜负了诸位的期望。”袁绍故作推辞一番。

    谦让也是传统美德之一,自古人们都喜欢三推,三推之后盛情难却,不得已接受。但是这放在张皓不了解的人身上,自己还能觉得人家是真的谦虚。放在袁绍身上,张皓只觉得他是虚伪。

    张皓看向了坐在次位的袁术,发现他也是一脸恶心的模样。心想:你一来就坐在上首,还好意思在这里演戏推让,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呐。连你兄弟都看不下去去了。

    一番推辞之后,袁绍如愿以偿地坐上了盟主的宝座,他露出了笑容。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嘛,虽然自己是众望所归,但是这程序还是得走一遍,将这盟主的名分确立下来。

    倒是鲍信的异议让他感觉有些恼怒。心想:这家伙莫不是还在怪我当时错过了战机,没有一举消灭董卓,而酿成今日之祸。哼,真是个气量狭小的小人。

    于是联军设坛祭天、歃血为盟,推袁绍为盟主,自号车骑将军,封曹操为奋武将军,开始整军备战了。

    ……

    洛阳,董卓和所有大臣自然是得到了十六路诸侯联军,打着讨伐逆贼董卓的旗号,在酸枣会盟,推袁绍为盟主,领军二十万向洛阳开来的消息。(刘备被当做是张皓的麾下,给直接忽略了。)

    朝堂上,所有大臣无不欢欣鼓舞,暗道董卓灭亡之期指日可待。

    作为被讨伐对象的董卓自然是暴跳如雷。“这群叛逆,枉我对他们恩遇有加,不计前嫌地给他们加官进爵,想不到这些伪君子忘恩负义,竟敢起兵反对我!”

    李儒对董卓建言道:“袁绍作为联军盟主领军来攻,这必定是太傅袁隗指使的,他作为袁氏家主,放任袁绍背叛朝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董卓怒视着袁隗,厉声喝道:“袁隗,你有什么话说!”

    袁隗当即跪了下来,对刘协拜道:“陛下,老臣绝无反叛朝廷之意,袁绍自从离京之后,便再无与老臣联系,老臣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