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七十九章、密谋

    在增地待了三天,张皓又带兵向下一个城池出发了。

    乐浪郡有十八的县,基本上所有县的地主豪强都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参与了这场叛乱。

    张皓可不会轻易的放过他们,每到一个县城,就让手下的士兵挨家挨户的走了个遍,说得只有一句话:“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既然有胆量参与叛乱,那就必须付出响应的代价。此次叛乱因土地而起,所以张皓允许他们上交钱粮财物,外加十分之一的土地抵罪。

    毕竟他原本是不想动武的,所以起码得将这次平叛的损失,还有将士们的抚恤赏赐给要过来。

    若是真有要钱不要命的人,张皓也不跟他们客气,直接抓人,再将全部家产充公。

    谋反可是死罪,自己已经给机会补过了,还是有人想要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的话,那朝廷的威严、自己的威严往哪儿放。

    不过有个家族张皓却是一点机会也没给,那就是朝鲜县的头号大地主。杨吉败押走前跟自己交代过,这一家也是同他一起谋划的首犯。

    而且可气的是,这家的家主在张皓面前装傻充楞,竟然拿杨吉被俘之前运回来的财物抵罪,还只给了张皓一半。

    对这种投机取巧的家伙,张皓向来没好感,直接将他们全族抓了起来,享受同杨吉一样的待遇。

    直到六月份,张皓满载而归,回到了襄平。而此时朝廷正在为平州叛乱的事情争论不休。

    “这张皓上任不到半年,便逼反了一郡太守,可想而知其人奸伪,无才无德,所行的开发之法乃是欺君罔上。臣恳请陛下治张皓之罪。”

    从打交道到现在,张皓所表现的与众不同的态度上,张让就将他视作是自己人。小弟有难了,带头大哥肯定是得站出来帮忙的。再说张皓又给自己送了一箱金饼。

    现在的人还是讲究一个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

    张让直接对说话的大臣说道:“张刺史所送回来的战报,陛下与诸位大臣都看过了,分明是那乐浪太守早有不轨之心,借口生事。若真的是逼反,为何平州四郡,只有一个乐浪起事呢?”

    大臣辩解道:“去年天下各地烽烟四起,平州是难得没有受到战乱之苦的地方之一。如今已然说明问题,中常侍为何还要替张皓辩解呢,莫不是又收受了什么好处?”

    “当着陛下的面。你敢如此诽谤于我。奴婢一向忠心,从不因私废公,还请陛下做主啊。”

    灵帝这些天无心享乐,因为凉州边章、韩遂的叛乱而烦的不行。

    原本以为派过去的皇甫嵩坐镇长安,能够很快平息叛乱。可没想到却是相持不下,到了现在还是没有一点进展。

    随着消息不断地传回来,叛军又有了发展壮大的迹象,现在都快突破十万人了。

    两人的争吵让灵帝更加心乱不已,拍案怒吼道:“够了,今天召集群臣过来,是为了商议如何平息凉州叛乱的事情,而不是为了争一个已经被平息的小乱子。

    既然你们一方觉得张皓有罪,另一方觉得张皓有功,那就中庸。张皓无功无过,还是让他继续在平州执行开发的计划。”

    皇帝言出法随,金口玉言将这件事情定下了基调,这其实还是在偏向张让的意见。

    大臣见灵帝下了决定,于是便垂头丧气地走回了自己的位置。

    灵帝于是静下心来,慢慢地说道:“现在我们继续商议凉州平叛之事。诸位爱卿有什么建议都可以提出来。”

    过了好久,没人站出来,这让灵帝又开始恼火起来。这时,站在太傅袁隗身后第二位的一个大臣走了出来。

    他虽然鬓角略有斑白,但是身高八尺、玉面长须,按当时的审美标准来说那是妥妥的美男子。

    他是去年刚被提拔为司空兼大司农的张温。“臣张温启奏。”

    灵帝立刻笑了起来:“张爱卿请讲。”

    张温说道:“西凉叛军多以羌人为主,臣听闻原河东太守董卓与一些羌人首领私交甚好,故臣推举董卓为将,前往凉州平叛。

    另外去年平定黄巾时,钱塘侯朱儁麾下别部司马孙坚战功卓著,勇猛无比,每次攻城都是身先士卒,率众先登。有他随军出战,如虎添翼。”

    董卓?孙坚?灵帝皱起眉头,用孙坚为将倒是没有问题,朱儁也多次向自己举荐这个人。不过董卓就有些让他犯难了,他现在还记得去年董卓领军丧师辱国的事情,心中有些耿耿于怀。

    不过张温说的话又好像有些道理,灵帝沉思良,见没其他人反对,最终下定决心:“那便依爱卿之言,拜爱卿为车骑将军,董卓为破虏将军,孙坚为参军事听命于爱卿。命令皇甫嵩镇守长安,其麾下荡寇将军周慎一并听从爱卿调遣。三日之后出发吧。”

    “臣遵旨。”

    这时又有一个大臣站了出来,他身高八尺,虎背熊腰。这个勇将男名叫张纯,幽州渔阳郡人士,现任中山太守,此番来京述职。他出列之后对灵帝拜道:“陛下,臣张纯自荐出战。

    臣以为西凉叛军皆以骑兵为主,应当派遣一位善于骑兵作战的将军参与。臣乃幽州渔阳人士,自幼便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弓马娴熟。愿领军平叛。”

    听完他的话,灵帝有些意动,的确如此。

    灵帝刚要同意,张温又向他说道:“启禀陛下,中山太守言之有理,平定西凉叛乱确实还需要一个善于骑兵作战的将军。不过张太守久在中原,怕是有些生疏了。

    臣推举北平太守公孙瓒出战,公孙瓒久处边关,多于鲜卑、乌桓等异族交战,其麾下有三千义从骑兵甚是精锐,可一同调往西凉作战。”

    灵帝见张温推举了别的人选,便打消了原本的念头,同意了他的说法,毕竟张温才是主将,得尊重他的意见。

    “准奏,拜北平太守公孙瓒为骑都尉,率麾下三千精骑前往凉州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