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577、姜俭

    陶然与心腹商议,如何利用鲁王与鲁国。

    心腹道:“何不令鲁王发王书谴责朝阳长公主呢?”

    陶然也觉得这样合适。他不能明着指责朝阳公主,只能借众人之口。他只能对花家下手。

    可鲁王却可以责问朝阳长公主!

    “只是这样要用不少时间。”陶然叹道。

    让人去鲁国拜见鲁王,顺便点出鲁国公主身份有暇之事,责问鲁王送这样的公主到凤凰台来是不是对皇帝不敬云云。

    如果鲁王愿意伏首,就让鲁王发国书;如果鲁王不愿意,那就要把这个消息送给魏王或赵王,让他们借此对鲁发难,然后借魏或赵之势力威胁鲁王从命。

    一来一回间,少说也要大半年到一年才能成事。

    心腹道:“这样其实正好。这次的事可以把花万里给关起来,收了他手里的兵马,令其遣散归家。等这件事了结,鲁国那边的国书也该到了,正好可以对朝阳公主发难。”

    陶然与心腹一番商议后,定下此计。于是他一边挑选去鲁、魏或赵的亲信,一边撰文,上书奏请花家散去兵马,令士兵归乡为民。

    每年征丁,服役过后,征来的壮丁大多数都要放人还乡的。不然那么多地谁种呢?

    但虽然“应该”如此,但真正放还的,十个人里面能有一半都是好的了。十征九不还,这才是最常见的。

    何况现在花万里还没有回朝,没有论功行赏,是胜是负还没有开始打官司,一切为时尚早。

    但陶然的这封奏表递上去,响应者众多。就连凤凰台的大将军,云青兰也说花万里该把兵都给放还了。

    第一,因为没人种地了。

    算上打仗的这一年,已经近三年没有好好种地了。再这样下去,良田变荒田,整个大梁的人都要开始吃不上饭,那就会激起民变,麻烦就大了。

    第二,花万里现在不肯回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有兵。他手中的兵太多了,他开始不太服管了。

    所以把他手中的兵给夺了,他就会乖乖听话了。

    云将军的话,朝阳都听进去了。可她当时没有答应云青兰把花万里的兵都给遣散了,她召来心腹,询问心腹的意见。

    心腹却是说,让她把花万里的兵保留下来一部分,不要全都遣散掉。

    其一,花万里确实不驯,心大了,需要好好教训一下。但他也很有用,他是个将军,他的用处就是替朝阳打仗,把不听她的话的人都给杀了,把他的兵都给夺了,他这个将军就没用了,所以夺一部分,给他剩一部分,让他重新变得听话就行了;

    其二,留下花万里,可以警惕云将军。

    心腹说,他觉得云将军有贰心了。

    之前朝阳想打那八座城时,明明问了云将军的意思,可云将军不想自己去打,这才把花万里给推了出来。

    朝阳问心腹:“那他为什么不想去打?他去打,打来的钱粮他可以占去不少啊。”她感觉到了云青兰不像她想像中的那么忠心,但她想不通,一个将军居然不想去打仗?为什么?

    心腹说:“依臣之见,云将军打不打……他都是您座下唯一的大将军啊。”

    朝阳的脸色就不好看了。

    心腹说:“他自有云城养兵,又有您这座靠山在。他家祖辈都是凤凰台的御卫,带兵护卫皇城,可云家不入朝,不呈爵,不授官。所以这仗,他打不打,都一样。打了,还要费他自己的钱粮,自己的兵马。干脆不必打,您也一样要用他。”

    朝阳也感觉到了云青兰有自己的小心思,现在心腹这么说,真是说到了她的心里。

    她不由得更信服他,问他:“云将军不驯,这花万里也未必就忠心于我。这下该如何是好呢?”

    心腹还真给她出了主意。

    他说,花万里想把兵留在外面就留在外面吧,在外面可以做的事更多。哪怕花万里不回来都不要紧,他亲娘、媳妇都在呢。

    但也不能花万里要什么给他什么。他现在不是怕陶公害他,想先要一道保命的圣旨吗?

    圣旨可以给,但花万里需要先去做一件事。

    朝阳说:“难道,让他把陶然这贼给杀了?”她本想自己杀的,这样的恶人,如果不能亲手杀了,那可不解恨。

    心腹道:“长公主请想,如果花家的人真杀了陶公,那他不就有个把柄落在咱们手中了吗?”

    朝阳这才转过弯来,顿时高兴起来,对心腹说:“你如此忠心,我怎么能不好好赏你?你虽是晋人,可既然到了凤凰台,就不要再想晋国了。”

    心腹,原名姜俭,化名为简章的人对朝阳公主深揖一礼,“小人甘愿将全部身心都献给公主。”

    姜俭在赵国与赵国大夫季平分手之后,季平归乡,他想成为赵国公主的随从,跟她一起到凤凰台,好间接替公主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