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604、悔叫亲爹当大王

    徐家出来一个总角年纪的小弟子,正正经经的把拜帖还给李诚,道:“我家大人们都不在家,被陛下召去了。怠慢了。”

    李诚连忙还礼,回到暂居的屋里,见王珍也早早回来了。李诚忙问:“怎么?你也没见到人?”

    王珍摇头,“奇怪了!”

    他们到了凤凰台后,先打听陶、花两家,一听之下,顿时头大!

    传言中陶公害了花大将军!把人给害死了!陶公已经入罪,要是被人发现他躲在河谷祁家,只怕祁家也要跟着吃罪的!

    两人皆吓得头皮发麻。王珍说要给家里送信,李诚道不能写下来,只送口信,他们在这里再多找些人打听,看看有没有余地。

    于是打点礼物,准备名帖,分头行事。

    凤凰台下有名有姓的世家不少。王珍帮父亲写书信时也记得几个名字,虽然都不算什么人物,但此时也能上门讨杯茶喝,说两句话。

    李诚只能靠重礼去敲门了。

    结果两人跑了几天,一家门都没敲开!

    李诚道:“徐家人说,徐公被陛下召进凤凰台了。”

    王珍摇头:“总不见得是都召进去了吧?”

    徐家是唯一一个给了准信的,其余的不是不开门,就是说去访友了,生病了,家中有事等等。

    王珍白跑了几天,一无所获,已经萌生了退意。

    他嘀咕道:“如果不是这街上不见刀兵,我还以为是宫里出事了!”

    李诚想了想,摇头:“街上百姓安居乐业,城门也不见搜查盘问。应当不是有异。想必……还是陶花之事所致。”

    想想看,一个陶公,一个带兵的花万里,两人相斗,一死一逃,足以令凤凰台上下都变成惊弓之鸟了。

    王珍想了想,觉得如果真是如此,那他更不能在这里浪费时间了!还是应该尽快回家把事情告诉家里长辈,早做决断!

    河谷四城同气连枝,一家损,家家受累。不能叫祁家给连累了!

    他对李诚说:“你已成人,也该有自己的主意!伯母虽已别嫁多年,到底是你的生母。如果祁家有难,你也该救母一命。”

    李诚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只是继父待他如亲子一般,对母亲也很好,他还有两个异母弟,兄弟感情也不差。

    叫他此时把祁家抛开,只救李夫人,实在是有点凉薄了。

    他对王珍道:“大哥说的不错。只是我也不能忘恩负义,说不得,只能赔进去一条命了。”

    王珍是建议他回去说动李夫人跟祁连山和离,见李诚不愿意也没有深劝。李诚跟王家还是离了心的,王珍想起以前,也觉得李诚生父死时,王家稍嫌过分了点。固然最后有他爹主持公道,把该李诚的都给他了,但那也是因为李诚生母李夫人够强硬,她要是不强,像族里的其他几个寡妇一样,一出事就自己先把自己逼死了,那李诚最后也落不着什么了。

    开头就做了,后面做得再对也徒劳无功。

    李诚现在对王家就是有点面子情了。

    王珍心中暗自感叹,之后给李诚留下大半的钱和人手,再三嘱咐才走的。

    不过回去的路上,路过公主城时,他还记得进城采买大批鲁书,又跟两个鲁商谈好了粮价,带着人一起回到河谷王家。

    彼时,王家已经见到了皇帝的圣旨,正在大为惊异。

    云家派兵将送圣旨,快马加鞭,常人要走月余的路,他们十五天就到了。

    云家来送圣旨的全是云青兰最为倚重,也是他亲生的五个儿子。

    这次的事,也是他与亲生的儿子们商议的最多。毕竟他若能当皇帝,他亲生的儿子们当然获利最大!

    现在哪怕当不成皇帝了,变成大王也更好啊!

    ——实在是哪怕在最荒唐的梦里,云青兰也没真以为他能当皇帝。

    长子云重和次子云剪,二人生得最早,那时云青兰还没有发迹,不能照贵公子的方式来养儿子,两人都是从会走就学武,十一二了就给云青兰当亲兵,站岗放哨值宿,样样都没落下,犯了错,除了不杀头,该怎么打就怎么打,该怎么罚就怎么罚。到现在这两个儿子见到云青兰都发悚。

    三子云丰,生得比前两个哥哥晚几年,那时云青兰已经慢慢被先帝看在眼里了,又有前两个儿子能用得上,对这个三儿子就不怎么放在心上。虽然云丰也是从小被扔进军营里当兵当过来的,不过没有亲爹盯着,他的顶头上司小将自然不敢对将军的公子如何,一路捧着护着,有事让别人去做,功劳当然归三公子。后来被云青兰发现这个儿子是个绣花枕头,五个儿子中,数他最不成材。

    四子和五子都赶上了好时候。他们生得晚,跟前面三个哥哥不是一个娘,乃是继妻所出。

    云青兰续娶的时候,已经成了凤凰台护军统领,虽然还没熬死先帝,没有生出任何妄念,但续娶之妻已经比前面那一房要好的多了。原配也是军户出身,两家还有旧交,云青兰对原配不说钟情,也有三分敬意。

    继妻乃是凤凰台出身的一个小姓之女。称不上世家,勉强够得上官宦门第,纵使官小,在当时的云青兰看起来已经是书香之家养出的女公子了,能续娶此女,简直是荣耀!

    于是,四子和五子从落地后就不拿枪弄棒,改为读书写字。哪怕开始学武了,也跟前面三个哥哥不同。武艺只能说普通,更是没有给亲爹当小兵,在兵营里睡土地卧草地的经历。

    五个儿子,前三个跟后两个是互相看不顺眼。前十年,前三个可怜,明明爹的官越做越大,他们的日子却没什么改善。如今却刚好颠倒了。

    云青兰要造反,反对最厉害的就是他的继妻,连带着继妻所出的两个儿子也吓得半死,倒是不敢直斥父亲,但也翻来复去的劝说。

    云青兰怕走漏消息,索性把继妻关在家里,四子和五子也扔进了军营。反正军法管着,这两个武艺疏松,肯定跑不出去。

    前头三子却是对亲爹摇旗呐喊,一门心思跟爹干。

    等两个幼弟落到军营后,更是被这三个亲兄长给借着军中的“规矩”整治了许多回。

    毕竟他们都尝过的滋味,两个享了多年福的弟弟也该尝一尝。

    那日,云青兰成事后,第一件事就是命长子云重回家,勒令继妻自尽。

    毕竟,他要娶朝阳公主了啊!怎么能再留着妻子呢?

    长子尊父命逼死继母后,又将继母带来的仆人全都勒杀。为防万一,还带着人去了继母娘家,将继母娘家一门六十三口也全都处理干净。回来后对云青兰说,为了不让世人发觉云青兰逼死继妻的事,他觉得应该说继母早在四年前就死了,又为了不让这个谎话叫人戳穿,所以他连继母一家都给干掉了。但以子弑母,乃是大逆,所以特意来向亲爹请罪。

    他跪下待罪,云青兰自然痛哭大骂,踢了他两脚,再亲手把他扶起,赞他“孝顺”,然后把余下的儿子都交给这个长子约束。

    让儿子们去送圣旨时,他也特意把长子叫来,告诉他,如果大事成了,那他就是太子。

    长子云重自然一心要替父亲把事办成。他担心他这一走,剩下的兄弟夺了父亲的宠爱,索性借着云青兰诸事烦杂,无暇他顾之时,把剩下的弟弟一个没落全带出来了。

    云重对二弟、三弟说了继母的事。

    行二的云剪倒抽一口冷气,再看这个长兄,眼光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