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6章 忆西厢永志无别离叹东风万古常完聚

    一时平儿赶回找贾琏报信,

    朱雀青鸾接过平儿的食盒,上前摆菜。

    黛玉见紫鹃站在那,颇有些不知所措,忙把她唤到近前。

    黛玉原本对婚事有些闪躲,可看到贾府种种不堪之处,反激起了一股子傲气,对紫鹃道,“父亲去前,给我同昭武王订了亲事。德昭是他从宫里延请来的女史,这是朱雀青鸾。”

    紫鹃心里讶异,欲要细细盘问一番,可心知不合时宜,忙同三人互相厮见了一番。

    黛玉笑道,“平日里你又要给我缝衣裳,又要传话,又要打点饭食,又要熬药,又要替我管着银钱,又要替我管着钗环首饰,又要替我管着衣裳,就这样一样一样管着,若累坏了怎么好?”

    紫鹃面红道,“姑娘有了这样好的亲事,我也跟着开心。以后什么事情,我便和几个姐姐多学学。”

    几人心知紫鹃才是黛玉最信任倚重之人,也连道不敢。

    德昭虽出身显赫,可并非轻薄之辈,又极识时务,四人初见,也无甚龃龉。

    又恐饭菜凉了,忙劝黛玉用饭。

    黛玉心里抱定主意,便也无甚可伤心的。

    她前世冷眼看着凤姐种种,尤其尤二姐之事,倒也明白凤姐为人。

    不论凤姐为着什么,前世照拂,今生殷勤,待她并不算刻薄。

    因而也不与凤姐为难。

    两人用饭,倒也融洽。

    一时饭毕,又取了茶卤漱口。

    凤姐见朱雀几人虽是初见,然举止有序,并不忙乱,不由得暗叹,果然是昭武王挑拣的得力人。

    教她们一衬,府里姑娘身边的丫头也是小鬼一样。

    又见黛玉发作之后,待她如常,心神松散,笑道,“我尝着那道蜜汁火方很合胃口,炖得又甜又鲜。那汤也很稠,正好泡饭。”

    黛玉道,“很巧的心思,莲子清苦,放在里头倒是解腻。”

    凤姐笑道,“今日能尝到,可是托了林妹妹的福。

    又觑着黛玉脸色道,“不知道妹妹可想好住处了?就是想住在园子里,想来和昭武王说一声,也不算难事。”

    黛玉正未置可否之际,又见平儿进来。

    凤姐忙问她。

    平儿笑道,“二爷快马加鞭去的王府,和穆王禀告了。二爷请姑娘和奶奶放心,还说穆王欢喜的不得了,顺手赏了二爷一串念珠。穆王明日一早就过府拜会。”

    又从袖里掏出一封信,也不言语,呈给德昭,德昭复又呈给黛玉。

    黛玉也不急着看,只道,“住处的事不急,我看府里一时半会也寻不出合适的地方。等园子里收拾好了,我直接住进去也使得。”

    凤姐附和几句,也知黛玉想私下看信,便起身告辞。

    又道,“收了妹妹的礼,晌午教平儿找了些衬你的料子,一会打发丰儿送来。”

    黛玉不知凤姐咬着晌午的字眼,是怕她会错意还是欲盖弥彰,反正是挑明了,让她知道这些料子是知道她定亲之前就要送的。

    心里不由得暗暗发笑。

    又命朱雀去送——原是该紫鹃去送,只是黛玉向来心细如发,只怕紫鹃觉得自己有意支开她。

    待凤姐平儿走了,朱雀相送又守在了门口。

    黛玉忙打开信。

    见他一笔字又快又沉,八面出锋,很有一番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的意思。

    她暗忖,武将写起字也是腾腾杀气,不知道他写的诗又是什么样的?

    又细看他的信,不过是四个字——“死生不负”。

    她琢磨出了一点前世读过的西厢的滋味。

    黛玉想起初见时,穆矜跪在自己眼前诉说来历的样子。

    “我原本在迷津渡上盘桓,混混沌沌,不生灵智,那日见了你,受了你的七情感染,胸中生了一股缠绵意,因而开了心窍,修成男体。”

    她冷不丁想起一句西厢故事。

    不才张珙,合该跪拜。

    谁承想今宵欢爱。

    穆矜跪在她脚边攥着她裙子的样子,一时挥散不去。

    她的脸霎时红了,连带着要把信纸烧了,又有些不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