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2章 明月

    第四十二章

    谢五娘万万没想到,自己一来就成了她哥口中提过的“工具人”。

    她起先惊愕,但很快镇定下来,翻开账册扫了几眼,账目很简单,是这些年来的清苑的所有支出。

    略一沉吟,便拿过算盘开始拨弄,核算账目。

    长宁就在旁托着下巴看。

    吴兴沈家虽不似陇西李氏、陈郡谢氏这些名门望族,但也算是豪门,家底丰厚,沈氏未入东宫前,在族中也管着几个商行,后来李姿嫁入东宫,虽是太子妃,但对这些一窍不通,都是沈氏这个侧妃帮衬着料理。

    长宁就曾在沈氏身边耳濡目染,虽不精通,但也领悟得快,见谢五娘一番操作下来,旁观着也学了个七八分,偶尔有不太明白的就及时出声询问,谢五娘都会耐心解释给她听。

    老刘进屋递茶时瞧见这幅画面,一阵汗颜。

    谢五娘反倒心情愉悦,坐在长宁身边轻声细语,甚至手把手的教她,可谓倾囊相授。

    长宁也学得认真,像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大大满足了谢五娘的成就感和虚荣心。

    临晚膳时分,谢五娘起身盈盈一拜,“时辰不早了,臣女先告辞,郡主若还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找我。”

    长宁感激一笑,“多谢清竹姐姐。”

    这声姐姐叫谢五娘怔了怔,她莞尔道:“不客气。”

    等出了清苑,她身边的丫鬟才纳闷道:“姑娘,这郡主怎么光拉着你算账了。”

    想起长宁的举动,谢五娘朱唇微扬,“这是好事。”

    丫鬟一脸不解。

    谢五娘道:“你不觉得长宁郡主这样很好相处吗?这一来二去的,我们就能与她交好,得了她的欢心,也就拿住了九殿下。”

    丫鬟大惊,“姑娘,您当真看九殿下了?可是他……”

    九皇子萧珩的传言可是人尽皆知啊,出身尴尬有梁国血脉不说,还生来不详克尽身边人,甚至长相丑陋,论身份、相貌,哪一点都配不上自家姑娘。

    姑娘该不会是和长宁郡主待了一下午,人就被忽悠了吧?

    谢五娘坐在马车里,接过丫鬟递来的清茶,思量着道:“毕竟是祖父亲眼瞧过的人,一向懒散的哥哥也因为他选择建功立业,可见他一定有过人之处,加上今日见过长宁郡主,便越发觉得,九殿下或许真不是传闻那般浑身煞气、不近人情。”

    “而且……”谢五娘红了脸道:“九殿下家中人少,关系简单,少了许多纷争,倒也清静自在。”

    丫鬟不由瞪大眸,“姑娘,您都想到以后嫁人的生活了吗?”

    谢清竹被她看得愈加脸热,美眸转开,嗔道:“……八字还没一撇呢,等殿下和哥哥都平安回来了再说。”

    送走谢清竹,长宁、老刘和灵霜三人围坐在一处用膳。

    萧珩留下的的田庄铺子有不少,账目想清算完也非一日之功,长宁一边飞快扒拉饭碗,一边翻看账本。

    对于谢清竹的来意,长宁猜得出个大概。

    她也希望萧珩能娶到品貌俱佳的心仪女子。

    所以今日她给谢五娘看的只是清苑这些年的支出账目,一眼看下去,便知萧珩此处的清苦。

    但谢清竹的态度并没有太大的转变,耐着性子教了她许多,柔声细语的,人品这一块,她暂时觉得还不错。

    长宁不禁抬头,“刘叔,你觉得谢五姑娘如何?皇叔会喜欢吗?”

    老刘猝不及防被米饭呛了一下,“咳咳,郡主,您……此话何意?”

    长宁将账册放到一边,“我觉得,她是冲皇叔来的。”她将声音压得极低,神情格外认真。

    老刘虽不似季风那般日日跟随萧珩左右,但对许多大事还是了解的。

    谢老爷子的心思他心知肚明,只是这些都没向旁人说过,仅凭谢五娘今日登门一事,长宁郡主小小年纪的,就能猜到这个层面上了?

    “谢五姑娘的名声在整个陇西郡都是极好的,至于殿下是否喜欢……老奴就不好说了。”老刘打着马虎眼道:“殿下喜欢什么样的女子,只有他自己知道啊。”

    也是。

    长宁收回八卦的目光,埋头吃饭。

    还是等皇叔回来了再说吧。

    不过在此之前,她倒是可以帮他把把关。

    往后谢五娘隔三差五地登门,长宁都会热情招待她。

    这一日送走了谢五娘,长宁靠在软榻上,“灵霜姐姐,你看五姑娘如何?”

    灵霜望着谢五娘的背影,思索了一会儿,掰着指头道:“家世好,祖父是名动天下的谢绝谢老爷,父亲是文坛大家,门生遍布,母亲虽然早逝但也出身书香门第。”

    “除了这些,五姑娘本人容貌清雅,举止端庄,才华横溢,性情温柔又识大体……”灵霜把能想到赞美之词几乎都用上了,最后下结论,“莫说在陇西郡了,以谢五姑娘的条件,便是在上京那也是香饽饽。”

    长宁颇为认同,“最难得的是,她不嫌弃皇叔。”

    在她眼里萧珩自然是哪里都好,这世上最好的女子都配得上,但传言猛如虎,谢五娘是她见过的第一个不畏惧传言,对他们态度一如既往亲和的女子。

    如果谢五娘是被迫来的,日常相处中一定会暴露端倪,可她没有,一切的好意与关心都是发自肺腑。

    长宁从软塌上坐起身,“现在看来,她配皇叔还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