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7章 驾崩

    第四十七章

    建昭帝驾崩那日,皇城上空飘起了雪。

    天地间的光线越来越暗,好似黑夜降临的前夕,狂风乱舞的雪花覆于琉璃瓦面,将整个上京笼罩在一片冰天雪地里。

    太常卿匆忙赶至宫中,将拟好的葬议单呈送至李皇后手中。

    长宁跪在龙榻前,不悲不喜,看着建昭帝的遗体入殓。

    灵堂设在太极殿,已经有宫人开始张设帷幕,皇室宗亲与文武百官都赶到了此处。

    李皇后素衣脱冠,姣好的面容不施粉黛,正捏着帕子,一副悲痛欲绝的模样。

    “母后节哀。”

    拓跋演搀着她的胳膊,语带关切道:“父皇龙驭宾天,儿臣知道您心中不舍难过,可您千万要保重身子。”

    一位宗亲也附和着劝道:“如今匈奴来犯,皇上驾崩,正是风雨飘摇之际,皇后娘娘万不可再倒下啊。”

    “请皇后娘娘节哀!”

    “请皇后娘娘节哀!”

    在场众人纷纷跪地高呼。

    “大魏需要的不是本宫。”李皇后凤眸一阖,痛苦道:“大魏需要的,是一位皇帝!”

    “国不可一日无君,怀明太子失踪,皇上驾崩,匈奴来犯,本宫一介女流,何德何能,足以担当此等大任?”

    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

    长宁冷眼瞧着,目光顺着李皇后神情造作的面庞,转移到拓跋演身上。

    眼前之人比她记忆中的年轻,三十五六的年纪,眉眼与拓跋临十分相似,端的是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将俊美皮囊下的阴狠毒辣掩饰得滴水不漏。

    前世,她便是在拓跋演的赐婚下,嫁进秦王府。

    唇边冷笑一闪而逝。

    长宁的视线并未引起他的注意,反倒是拓跋演身后的拓跋临注意到了,他对上长宁的眼睛,灰色瞳仁划过一抹晦暗。

    她又在笑什么?

    李皇后的话当即敲醒了在场众人,时局至此,再无旁人比演王更适合继承皇位。

    一朝皇帝一朝臣,倘若他们不及时表态,新帝登基后,朝堂之上,恐怕就再难有他们的容身之处了。

    百官之间面面相觑。

    很快李相从文臣队列中走出,撩开袍角,朝拓跋演行叩拜大礼,“天子虽亡,江山犹存,遂臣斗胆请命,望演王殿下为大局着想,登基继位,稳固民心!”

    百官之首出面表态,一番慷慨陈词后,其余的臣子也纷纷跟着跪下,请求拓跋演顺应民心,登基称帝。

    “大胆!”

    拓跋演极力压抑住眸底的兴奋,勃然大怒,呵斥道:“先帝尸骨未寒,尔等岂敢放肆!难道你们是要本王做这个不忠不孝之人吗?”

    百官请求皇子继位,通常都要经过三番推诿,皇子最终才会被迫继位,这样的戏码长宁前世便同她的夫君拓跋临演过一出。

    此刻她神情淡淡,在百官山呼新帝万岁之际,她朝建昭帝的灵柩磕了个头,旋即才将膝盖转向拓跋演。

    “出殡后,长宁自请前往皇陵,为皇爷爷守陵三年,还请皇上成全。”

    雪地里,那道单薄瘦小的身影郑重叩首。

    她直接称呼拓跋演为皇上,已是一种示好与示弱。

    李皇后凤眸微眯。

    拓跋演知道自己母后一向不喜长宁,转眸向她请示。

    此时正是新帝建立威望收拢民心之际,李皇后不会插手,淡淡道:“这种事情,皇帝自己做主便好。”

    长宁暗自松了口气。

    若是皇后做主,只怕她走不出这座皇城,但若是拓跋演做主,她就能有活路。

    拓跋演和拓跋临是一类人——虚伪又爱重名声。

    在她主动提出为先帝守灵后,自不会再让她为先帝殉葬。

    不出长宁所料,下一刻就听拓跋演当着皇室宗亲和文武百官的面,温声道:“平身吧,难得你有这份孝心,本王……朕就允了。”

    天子驾崩,按祖制七日后出殡,随即又要停柩七月后方才下葬。

    出殡当天,落了数日的大雪依旧未停,长宁踏雪而行,任由寒风扑面,被禁军送至城外的白马寺。

    停柩这七个月,她要住在白马寺中为先帝抄经祈福。

    拓跋演登基,就意味着从前的东宫彻底倒下,没有谁会在意一个长宁郡主,是以禁军将人送到寺门口后,转身便走。

    一时间,长宁身边只剩灵霜和老刘了。

    白马寺的主持奉皇帝旨意接纳长宁几人,很快便派了一个灰衣小僧出来迎接,将长宁引到了后山。

    长宁不打算让刘叔继续跟着自己,临分别时,将小灰灰托付给了老刘。

    她蹲下身,依依不舍地抚摸着它的脊背,“刘叔,往后就拜托您照顾小灰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