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六十六章 请大清国皇帝退位!!

    1911年12月。就在南北举行和谈的时候,萧天段祺瑞等北洋将领奉命由武昌前线秘密回到北京。

    宗社党人坚决反对清帝退位,而这,也构成了和谈最大阻碍

    25日,孙中山到达上海,而就在和谈尚在进行之时,29日,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并于1912年1月1日宣誓就职。

    当日,到达北京的萧天,下令十一协炮击武昌城门及周围非民用设施,以示北洋将士不满

    2日,孙中山之国民政府表示强烈抗议,指责此为破坏和谈之恶劣行径。

    在国民政府抗议布不到一个小时,萧天通电全国:

    和谈尚在进行,孙文不惜挺而走险,成立国民政府,就任临时大总统,此置和谈于何地十一协炮击武昌,只是惩戒性炮击,并无死一人,伤一人孙文若再置和谈于罔故。则十一协将重启战端,不惜一战

    通电一出,举国哗然。纷纷呼吁双方保持克制。蔡锷亦电萧天,劝以国事为重,国民政府虽有欠妥之处,但切不可因一时之气而破坏和谈。

    萧天接到电报,一笑。

    炮击武昌,乃刻意为之,这不仅是在给国民政府施加压力,也是在给满清政府施加压力

    孙文这个总统当不了几天,必然让位。在北京,萧天对随自己一起来到京城的蒋介石说道。

    即便和谈成功,难道孙文愿意把这张位置主动让出来

    萧天沉默了下,忽然觉得,蒋介石原本应该是孙中山的追随者,但是因为自己的出现,却变成了另外一个局面。在那想了一会,说道: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孙文会傻到把位置白白让出来,可是,只要和谈谈成,孙文这张位置,非让不可

    大帅坐到这张位置上的条件是做适合的。一是大帅本是汉人,革命党主张驱除鞑虏,和谈成功,清帝必然退位,大帅于革命有功;其二。大帅手里掌握着一支中国最好的军队,这是稳定因素的保证。而孙文没有

    其三,朝廷里的改革派,各省咨议局议员都拥护大帅;其四,甚至连满清朝廷也不例外。清帝一旦退位,满清朝贵无比指望大帅庇护。其取,大帅又是列强心中的不二人选,只有大帅能保护住列强在华利益。其六,大帅乃是国家栋梁,无论治理朝政,还是对外交涉,经验无人能比。

    其七,大帅为汉人受过,这又是一大优势。其八,大帅人缘好,为大帅说话者多如牛毛。其九,大帅不极端,不保守,各方都能接受。

    有此九大优势,焉是孙文之流可以比拟就算孙文赖在位置上不肯让位,全国上下。乃至列强都不肯答应,故此我断定孙文必定让位

    蒋介石频频点头,萧天坐在那,缓缓说道:

    大帅执政基础此时空前广泛,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天下再无人能与其抗衡中国人办事,两人共事必闹意见,三人共事必生党派。可是现在,要求大帅出山,执政中国的呼声,可以说是百年难见的意见统一。在此基础上,我看大事成了

    毅帅,中正明白了。蒋介石恭恭敬敬地说道:自从跟随毅帅以来,每每聆听教诲,中正收益良多,即便现在给我一省督抚,中正也不想去了

    你的前程,何止一省督抚萧天笑了一下

    袁世凯,你,你究竟在哪打的什么主意隆裕太后指着袁世凯,几乎气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你要扩军,我准了,你要银子,我砸锅卖铁的帮你凑了,你要和谈,我咬着牙忍了可现在逆贼已经成立了什么,你,你

    太后息怒手掌清廷生杀大权的袁世凯,到了现在依旧必恭必敬。礼数上没有任何怠慢:

    太后,各省纷纷独立,局势已经很难控制,臣已派员谈判,但却进展不大。逆贼孙文妄称总统,臣心内忧愤,但却束手无策

    束手无策袁世凯,那你要怎样才有策一贯和袁世凯交好的奕匡力,到了这个份上也再也忍不住了。

    太后,庆王爷,臣袁世凯有一事,请太后恩准。

    说吧,说吧。隆裕不耐烦地说道。

    臣之北洋,于前线浴血奋战,苦苦支撑,然于数日前忽然到京,言有要事要亲见太后皇上

    他,他们想做什么隆裕的脸色一下变了。

    革命党还在闹腾,万一现在北洋再来个兵谏,这可什么都完了。

    袁世凯淡淡说道:请太后放心,臣袁世凯以身家性命担保,决然无事。

    隆裕稍稍放心了些:那就宣吧

    大殿里一片安静,过了会。皮靴踩在地上的声音清晰的传了过来。

    叭叭的声音非常整齐,隆裕和一众满人大臣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等了会,四个身着北洋高级军官军服的北洋将领,举着一面旗帜出现在了大殿之上:

    冯国璋段祺瑞曹锟萧天

    四名将领着装整齐,带着佩刀,每人手握着旗帜一脚,来到大殿之上,也不下跪,站的笔直,大声说道:

    北洋前线将士,委托臣等面奏皇上

    说。说隆裕勉强抑制着一颗扑通扑通乱跳的心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