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5章 登徒子

    王贤本来想杀这哑巴灭口的。可见这哑巴非常乖巧,尽心尽力照顾自己。虽然不能说话,可是能听懂别人说话,还非常善解人意。

    “你应该感谢你不会说话。”王贤暗想。王贤身上秘密太多。不会说话反而成了优点。王贤身上盘缠不多了。伤好了一些,就带着哑巴去了凤凰城一个姓徐的白莲信徒家里。凤凰城不久前被后金攻下,王贤身受重伤,那敢在大明地盘久留。

    白莲教在明末非常兴旺。大明、后金、朝鲜都有分支。所以王贤走到哪里都不缺吃喝,这也是他能只身一人从京师逃到朝鲜汉城府的原因。

    王贤躲进信徒家的后院里,一边养伤,寻思着如何东山再起。王贤很庆幸自己对毒经的钻研一直没有停止,否则上次他不可能从绝顶高手白衣女人手下逃脱。所以更是废寝忘食的学习未来佛秘法中的毒经。可惜,这经书太深奥,大部分他都看不懂,只有毒经被他学了大半。

    那毒经的第一页,序言中有一句话“欲成神功挥刀自宫!你懂的!”王贤百思不得其解。前面说挥刀自宫他是懂的,不过王贤不舍得。“你懂的?”这到底什么意思?必须自宫吗?

    其实,秘法主人麻衣道人也看不懂武经里第一页的序言。虽然文字浅显,却明显大有玄机。麻衣本来是明教教主,得到未来佛秘法之后,刻苦钻研了几十年,可还是弄不懂这序言深意。

    王贤养伤所在的这家主人本是山东人,姓徐名鸿儒。此人非等闲之辈。

    义州卫城门口,两个拿着红缨枪的守城士兵,大眼瞪小眼的看着旁边的一群乞丐,饥民,甚至花胳膊(地痞流氓)挤在几张长条桌子前面,乱哄哄的嚷嚷着。

    只见新上任的义州团练使朱九身大红战袍,脚蹬黑铁战靴。腰里挎着绣春刀,(这身行头,都是借来的。)和几个亲兵一起坐在一张长条桌后。有气无力的大声喊:“招募乡兵!能举起麻袋的!都可以报名!每天两顿饭!都是干的!招募乡兵啊!”他们后面两杆大旗迎风飘扬,一杆旗子上写着:保境安民!另一杆旗子写的是:义州团练使朱

    “嘿嘿!吃的倒是不错!咱们义州卫所兵也就早上两个窝窝,晚上一碗稀粥。”城门左面的义州守军军士撇了撇嘴说道。

    “举着那麻袋转一圈就立刻给两个窝窝!真是奢侈呀!”这守军面黄肌瘦,有点羡慕那些报名的百姓,一边说,一边眼巴巴的看着那桌子后面的几袋子窝窝,又吧唧吧唧了嘴巴。

    “呵呵,我看他朱九能坚持几天。什么保安团练!过几天也许就黄了,到时候,一干一稀恐怕也没喽。”右面的守军毕竟年龄大,就是想的远些,揪着几根稀稀拉拉的胡子说道。

    朱九招兵选的这个地点不错。义州卫城平时就开一个城门,所以城门口人流不断。这世道,吃不上饭的人多了去。这不,几十个年轻的饥民团团围着朱九。

    “众儿郎!闪开了啊!”一声中气充沛,雄厚响亮的男中音在报名的人群外面响起。只见一个身穿青色长衫,手拿纸扇的瘦弱男人摇头晃脑的大喊着,挤了进来。

    陈拐子也喊了大半天了。他作为朱九手下唯一的百户,当然也参加了新兵招募。他的工作就是看报名的百姓能不能举起那个沉重的麻袋。能举起的就给名字上打个勾勾,再交给锦衣卫千户魏忠用绳子窜起来,这是为了防止有人吃了窝窝就跑。

    王胜因为受伤和白衣女子以及照顾他们的贞珠公主去了义州医馆。

    那青衫瘦弱男人在亲兵队正路人甲那里登记了名字,挤到陈拐子面前,笑呵呵的说:“军爷,小人虽然没有缚鸡之力,可我认得字,也能说书。能不举麻袋吗?”

    陈拐子难得掌权,老黑脸一拉:“不能!必须举!不然一边去。”

    青衫男人叫陈好,是个本地说书人。他说书水平其实很一般,要不在义州各大酒楼混饭吃,总比当兵吃断头粮强的多。

    “能通融吗?军爷?”陈好抱了抱拳。“不能!”陈拐子当然不敢坏了新官朱九的规矩。朱九昨天因为几个老兵不遵守军法,当着大家的面,打了军棍。

    陈好倒也干脆,转身便要离开。“等等!”朱九大喊。他刚才就注意到了这个青衫男人。他觉得说书人肯定识字,能说能写,应该是个人才。

    “招募条件里加一条!能认字、能写字的,都要!”朱九知道是自己想的太简单了。只顾新兵们的身体要达标。没有注意大部分识字的书生,都不可能从事重体力劳动,所以即便身体不差,也不一定能举起那百十斤的麻袋。

    “朱大人!这个男人太瘦!”百户陈拐子善意提醒朱九,这人要打仗用,估计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