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六章 反客为主

    曹略望了望太守诸人道:“略以为,郡中只要能把防疫、备粮这两件事做好,那么山中的盗贼虽多,却也不必过虑。”

    “不错,可正如郡司马所言,郡北诸山谷里的诸贼群盗差不多得万人上下,我陇西地狭民少,郡中的人口总共也才不过十三四万,这还是在羌乱之前的人口,现在恐怕至多十万出头。这上万乃至万余的盗贼却也不可不重视啊!不知君打算如何平定?”郡主簿忧虑道。

    曹略没回话,而是对着太守道:“明府,吾以为:及早进击,徐徐图之。”

    郡丞闻言莫名其妙,完全没听懂,说道:“及早进击、徐徐图之?既然要‘及早进击’,又怎么‘徐徐图之’?”

    “及早”、“徐徐”,这是一对反义词,太守亦愕然不解。

    曹略不慌不忙,笑道:“山中的群盗分为两类,一是本郡旧有的盗寇,如王伯当,一是后来之西羌余部以及朔方流窜而来的匈奴流寇,汉、羌、匈奴本有不和,他们彼此间就难以联合,这就给了我郡趁此分而击之的机会……”

    郡丞听到这里,明白了曹略所说之“及早进击”的意思,插口说道:“我明白了!现在新贼方至,所以与王伯当等旧寇不熟,可要是时间一长,他们同在山中,就有可能会熟识,乃至联合,等到那个时候我郡就击之不易了,故此君说需要‘及早进击’。”

    “正是。”

    太守沉吟说道:“所谓贼者,无义之徒,利则聚,无利则散,非有仗义死节者也。若君分而击之,旧寇与新贼间大概不会互相援助,可新贼都是非我族类,同出夷狄,若君单击其一支,会不会引起别支的援救?群盗各部各支加到一块儿有万五六千人,我郡兵只有千许,君之部曲也不多,当击贼时,还得留下部分守城,如果被新贼诸支数千人围击之,会不会很危险?”

    曹略说道:“山中夷狄虽然说起来是同出一源,可并非同出一部,他们各自为政,互相间又多不熟识,於是不得不各自为战,就像是一盘散沙,我单击其中一支时,别支却不见得会跑来相救。”

    诸人细细思忖,觉得曹略说得对。

    郡丞赞道:“季谋心思缜密,聪明察微,对群盗诸部的分析说得太好了!”略顿了一下,又说道:“‘及早进击’我已知矣,何为‘徐徐图之’?”

    曹略说道:“群盗诸贼都是藏身在山谷里。我带来的部曲多是内郡人,既不知地理,又没有经历过山战,仓促进击,必将大败。所以,我说得‘徐徐图之’。”

    太守说道:“君部固多为沛人,不识山战,然郡中的郡兵却皆为本地人,知地理,会山战,何不以郡兵为主,进击山贼?如君所言:若是耽搁过久,山中的新贼与旧寇很可能会联合起来,待到那时再击,岂不晚矣?”

    曹略笑道:“为将者,如果不知道兵卒的能力,不熟悉兵卒的脾性,那么就打不了胜仗,这是兵家的大忌啊。郡兵皆本地勇健,熟知山形,日后击山破贼,自然要以他们为主,可在此之前,我却也得先熟悉一下他们的才能和脾性。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也。”

    郡丞叹服,说道:“曹军将真知兵者也!”

    太守不由点了点头,说道:“季谋所言甚是,却是我操之过急了。”顿了下,又说道,“郡兵不多,只千许人,以君之才干,想来用不了多久就能熟悉他们的能力了。”复又问曹略:“不知季谋打算怎么了解郡兵?可需要我做些什么么?”

    曹略说道:“要想尽快地熟悉郡兵,只有一个办法。”

    郡功曹问道:“是什么?”

    “时当深秋,如前汉之故事:‘秋操都试’。我准备遵循故事,设校场,召郡卒,试以其五兵之能,观以其阵战之术,卓异者拔擢进之,不合格者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