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6章 舞狮

    “食盒?”

    卫子期突然转了话题,苏怀遇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卫子期解释道:“太后和皇上去了永宁园,根本不在宫中。留在慈安宫的,只有一些宫女和小太监,这食盒又是给谁的呢?”

    “你是说”苏怀遇听明白了,“慈安宫中有其他人?”

    “嗯。”卫子期点头道。

    什么人会住在慈安宫?苏怀遇不敢去想。他从未奢望,忽然之间,他与答案会离得这般近。

    “我父亲被关在慈安宫。”苏怀遇轻声陈述道。

    “应该是了。”卫子期说:“送食盒,证明这个人养尊处优,不想外出,亦或行动不便,无法外出。而且,我记得那食盒精致,不似是给一般人的。太后去了永宁园,林振和慈安宫内其他数得上的宫女太监们也都跟着去了。照理说,慈安宫内没有人再有这般的待遇,可以养尊处优,无需外出。”

    “所以,这个人一定是无法外出,说白了,就是被关在了慈安宫。户部尚书赵世渊被关在大理寺,这样身份的人,除了你父亲苏平,应是没有别人了。”卫子期冷笑一声,接着道:“太后此举倒是高明,将苏大人禁在身边,既方便说话,又与外界全然隔绝。”

    苏怀遇点点头,说不出话来。他想知道父亲到底被关在哪,他想去见父亲。可他虽负责宫内巡防,可以在宫中许多地方随意走动,可这慈安宫却是无论如何都进不去的。就算知道了父亲被困在慈安宫,他也无能为力,甚至无法见上一面。

    “明日,我让徐缨暗中跟着那送饭的小太监,应该能查到你父亲到底被关在哪里。”卫子期主动说道。

    “那就谢过卫小姐了。”苏怀遇觉得自己又欠了卫子期一个人情。

    “这忙,可不是白帮的。”卫子期转头看着苏怀遇,低声说:“到时候,若是我真能安排了你与苏大人见面,徐缨必须要全程跟着,你们的对话,他一句都不能漏了。你知道的,我都要知道。”

    ------

    “楫櫂三转,绿缎漾花影。”

    太后坐在湖中的游船上,春风满面,朝面前众臣问道:“你们谁来与哀家组个对子?”

    这几日,太后在新修的园子中住的舒坦,鸿祯皇帝的脾性儿也比馨太贵妃殁时平顺了许多,再加上烨阳城的疫病一日好过一日,百官心中都长舒了一口气。

    林振是个会办事的聪明人,提议将每日的例行上朝改在永宁园中。一来,不会给那些私下议论太后和皇上不务正事的官员们留下口舌,二来,每日来园子中“上朝”的官员不过十几个,并不会因为劳心事太多而扫了太后的兴致,他自己也可以趁机得点好处。毕竟,普通官员不表示足够的“心意”,林振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他见到太后她老人家的。

    今日的“上朝”官员都是太后亲自点名的,除了叶盛拣些好事讲了讲烨阳城疫病的进展和御林军的情况外,十几个大臣,没有一人再提正事。虽然河西还是那个战乱不断的河西,离中还是那个饥馑荐臻的离中,可没人愿意在太后寿宴临近时惹其不悦,大家心照不宣,将“早朝”变成了一场“诗会”。

    太后的话既出了,众臣都要试上一试。兵部侍郎李成安说“轻舟一摆,红日照金波”,户部侍郎周瑟说“石桥一过,彩云映清流”,可太后却听得没什么感觉,迟迟不满意。虽说诗会好过上朝报忧,可做对子却也绝不是个容易的差事。说的不好,显得自己才疏学浅,德不配位,说的好,又盖过了太后的风头,更是得不偿失。

    “太后锦心绣口,臣等自愧不如啊。”礼部尚书刘策开口说道。

    “没错,没错。”

    “是啊,臣等自愧不如。”

    群官纷纷点头称是,附和说道。

    就当大家以为刘大人解了围,这篇儿已然翻过去时,叶盛身后的苏怀遇突然站了出来,吟道:“楫櫂三转,绿缎漾花影;凤凰千朝,黄袍渡凡尘”。

    语毕,又呵呵笑道:“臣不才,也想不出来什么好句子。”

    当朝谁人不知,“凤凰”说的即是太后,“凤凰千朝”,意即天下文武百官均要朝见太后,凡事皆以太后之意为准。此番一对,无论文采如何,都讨了太后的欢心。众人啧啧称赞,自愧不如。

    太后听后,果然会心一笑,对叶盛说道:“叶大将军,你看你教出来的好学生。”

    “臣冤枉,”叶盛作揖笑道:“臣只教他,太后之事无小事。却从未教过他,要小小年纪的,这般油嘴滑舌。”

    好一个“太后之事无小事”。

    太后大悦,当即命林振准备了笔墨,大笔一挥,将这二十字的对子写了出来,要“在园子中找个合适的地方,给哀家挂起来”。叶盛和苏怀遇二人今日又出尽风头,众官员暗自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