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卷:官场新丁 第三章:报道

    薛成海摆摆手说道:“坐下吧,都是熟人。”

    何志伟等到薛成海坐下之后才坐下。薛成海说道:“团委的工作你都熟悉,我平时都在镇上,有什么事情你与程璐商量着来,我对你们有信息。”

    这算是正式的谈话了,听了薛成海的交代后,何志伟自然是一番表忠心,表示一定认真的干,不辜负薛书记的期望。

    薛成海没有坐大会,跟何志伟说了一会后,便离开去镇上了。

    中午也没有什么事情,分给了何志伟一个办公桌,配上了电脑之后也没有了什么事情。何志伟坐在了自己办公桌上后,心理有说不出的踏实。

    因为家里比较贫困,家里的情况又比较复杂,何家在村里也是被人欺负的对象,现在自己也终于进入了体制,未来有系统的存在,说不定还能走上领导岗位。

    中午的时候,何志伟拉着程璐一起吃了饭,下午两人的关系明显更进了一步。下午靠着椅子何志伟在考虑如何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思索了一会想到了一个方向。

    那就是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国家这些年已经开始说素质教育的事情,但是到落实的环节却不是很成熟,没有很好的方式方法。

    如果让何志伟想,那肯定是想不出来的,但是后世国家的一些做法,却可以先拿出借鉴,比如说大学生志愿者活动。

    在后世来说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算是比较普及的一项活动了,通过志愿活动,大学生可以很好的提升自身的素质教育,同时通过志愿活动更加的贴近社会。

    想到这里便打开电脑写下标题,关于展开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申请,从展开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必要性以及通过慰问老人、支教、清理垃圾、指挥交通等等几个方面进行展开活动。

    整片文章字数不多不到五百字,但是每一句都是恰到好处的,然后反复修改之后,这才联系了薛海成书记,告知薛书记支教的想法。

    薛海成对于这么短时间,何志伟便捣鼓出来这样的一个申请,也是有些好奇的,看了之后是有些震惊的,这一篇申请从国家政策到志愿服务的方向都给出了很好的建议。

    当即就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于是带着何志伟到院党委书记丁洪亮的办公室,汇报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情况。

    丁洪亮对于何志伟还是有印象的,毕竟是通过自己进入到学院的,没有想到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便搞出来这样的一个文章,跟薛海成比起来丁洪亮的政策领悟能力显然是更高的。

    这种素质教育的事情,真的是百利无一害,于是大笔一挥便同意了团委的申请。并且以教育学院的名义让何志伟投稿到永成市日报,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从院长办公室出来之后,薛海成与何志伟又对事实的细节进行了沟通,使得整个志愿者的服务更加的饱满。

    而且何志伟写的这一片文章后来更是登上了永成市日报,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因为马上就要放假了,所以这一期想要完成却是有些困难了,只能等到再开学了之后进行。

    而何志伟也收到了人生的第一笔稿费一百五十块钱,这也让何志伟心中一动,对于赚钱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进入体制之后赚钱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而现在自己一个这点工资还真不够花,更不用说贴补家用了。但是写书是不受限制的,熟知未来十几年的社会发展,还有那么多的小说的洗礼,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有吸引力的。

    想到便开始做,因为这一段时间却是没有什么事情,所以何志伟便开始对于要写的东西进行了整理,而经过一个星期的整理最终有了方向,第一本书就写房地产的事情。

    之所以第一本书写房地产,是因为现在才2004年,而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基本上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而且未来随着房地产的发展,自己对于未来的发展预言的如此准确,这本书一定能成功。

    进入到了六月底,学院正式放假了,何志伟也收拾了一下东西,先回家一趟。何志伟的家在中原省的北部牧野市下属的一个普通县城盐津县,距离永成市有六百里地。

    而且坐车不是很顺,所以走一趟要花大半天的时间,买了一些永成市的特产,大包小包的拿了不少东西,这才踏实了回家的巴士。先坐车到中州市,然后转车到盐津县。

    到了县城之后再做公交车到乡里,而乡里到何志伟的老家老刘庄村还有几里地,下车之后便看到何父骑着摩托车在路口等着,何父没有看到何志伟。

    何父头上已经有了不少的白发,这个家庭沉重的负担压在了这个男人身上,以后您不用这么辛苦了,何志伟在心理暗暗说道。

    “爸,我回来了。”何志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