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卷 风云临安 第九十五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四川和南京路的战事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同时。临安城里也没闲着。虽说贾老贼并不打算现在就担任平章军国重事这天下第一要职。不过在实实在在的威胁面前。贾老贼在临安城里的敌人忽然变的更多和更团结起来。丁大全党就不用说了。原本就和贾老贼面和心不和的阎贵妃党以阎庆为首。也是公开表示了反对贾老贼出任平章军国重事的态度。并且阎贵妃在背的里没少向宋理宗吹枕边风----说贾老贼长颈鸟喙。狼视鹰步。是不可信赖的奸佞之象。除此之外。全玖和吴潜也站到了贾老贼的对立面。一天到晚没少给贾老贼下烂药说坏话。导致贾老贼在临安官场好不容易有些好转的名声又堕入谷底。几乎成了临安官场的公敌。

    万夫所指之下。一向以耳根子软著称的宋理宗再一次动摇。对任命贾老贼为平章重事的事提也不提。让贾老贼精心准备的金殿辞权好戏化为了泡影。虽说贾老贼在这件事中并没有太多损失。不过心胸狭窄的贾老贼却有些愤愤。尤其是恨上了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全玖----贾老贼可是刚刚草把全玖的亲弟弟从李那里救出来。全玖马上就翻脸背后捅贾老贼的刀子。贾老贼心里要是还好受那可就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了。

    “妈拉个巴子!臭婊子。竟然敢用霍光、曹操来比喻我----你想杀我就明讲啊。”又是一天的早朝。赵党的钦天监借口发现将星犯紫薇。恐朝中有霍、曹之流犯上作乱。请宋理宗早作提防。以免危及宗室社稷。听到这话。贾老贼差点没当场气晕过去----虽然钦天监没直接说谁是霍光谁是曹操。但满朝文武之中以贾老贼军功最高。用脚指头思考也能猜到钦天监指控的人是谁啊。

    还好。宋理宗对小舅子确实很够意思。当场把胡说八道的钦天监骂了个狗血淋头。以谣言惑众的罪名降了那个赵党的钦天监两级。总算把这件事压下去。不过贾老贼心里还是暗暗发誓。一定的找借口把这个该死的钦天监脑袋搬家。妻子女儿发作官妓。否则这个口子一开。指不定又有什么脏水泼到自己身上了。

    贾老贼正在心里发誓的时候。赵党的新任礼部尚书洪咨夔----也就是当初倡议宋理宗选赵为皇子的前吏部侍郎洪咨夔出列。上奏道:“启禀皇上。高丽国主病逝。新王王(高丽元宗)即位。遣使赴临安朝见陛下进贡国礼。微臣已将高丽使臣安置于馆驿暂且休息。请吾皇决议如何接待高丽使节。”

    “高丽遣使进贡?”宋理宗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脱口问道:“上一次高丽进贡。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回禀皇上。是绍兴二年。高丽使臣崔惟清进献黄金百两、银千两、绫罗二百匹、人参五百斤。距今已有一百二十八年。期间高丽虽然三次入朝。却并未进贡国礼。”吴潜第一个答道。贾老贼暗暗佩服吴潜的广闻博记之余。心里不免也有惊讶。“高丽棒子一百多年没给大宋进贡。今年忽然跑过来进贡是什么意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

    “原来有一百多年了啊。”宋理宗可不没贾老贼那么狡诈多疑。只是欢喜道:“想不到事隔百年。高丽国主竟然再度进贡天朝上国。真乃我大宋中兴吉祥之兆。”

    见宋理宗把高丽进贡比做了大宋中兴的预兆。百官不敢怠慢。赶紧一起跪下三跪九叩。山呼万岁。“吾皇天威。高丽蕞尔小国万里称臣。实乃吾皇文治武功。威慑群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仅有陷入沉思的贾老贼没有跪下。在跪的密密麻麻的百官之中显的鹤立鸡群。刚刚才帮小舅子摆脱了一桩麻烦的宋理宗不免心中有气。拉下脸开口问道:“贾爱卿。难道你认为高丽国主进贡并非好事吗?”

    平时里素来以超级大马屁精著称的贾老贼这才惊醒过来。大骂自己糊涂之余赶紧告罪道:“回禀皇上。微臣刚才思虑一事。故而走神。请皇上见谅。”宋理宗脸色稍微放缓。追问道:“贾爱卿所虑何事?”

    “回皇上。微臣在担心高丽使臣的来意。”贾老贼坦白道:“高丽。趋炎附势之国。我大宋与高丽并无土的接壤。海路险恶。难以进兵。数十年来高丽小国又屡受蒙古控制。今日高丽新王继位。忽派使节来贡---微臣担心。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所以微臣觉的。应该先弄清楚高丽使节的来意与高丽新王的底细。然后再做决断不迟。”

    “原来是这样。”宋理宗有些扫兴。不过考虑到贾老贼说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宋理宗终究还是勉强道:“贾爱卿所言极是。高丽小国进贡。朕立时接见。反倒有伤大宋颜面。这样吧。洪爱卿。着你礼部与太常寺先行接待高丽使节。务必弄清高丽使节来意如实上奏。朕再做处断。”

    “皇上。侍郎宋京精通回、藏、蒙、高丽诸国语言。微臣举荐宋京参与接待高丽使节。”贾老贼总对高丽使节的来意心存怀疑。当机立断派出宋京到礼部去掺沙子。宋理宗当然明白贾老贼的意思。念在贾老贼是一片为国忠心份上。宋理宗也是点头道:“甚好。就着宋京参与接待高丽使节。”

    决定了接待高丽使节的人选。丁大全又奏报了一通宋理宗无比关心的公田法推行情况。早朝便宣告结束。心事重重的贾老贼也没心情去与百官客套。领着几个走狗就快步出宫。不曾想刚刚走出皇宫大门准备上轿时。一名穿着紫色官袍的年轻人忽然拦住贾老贼的去路。这年轻人大约二十来岁。容貌十分英俊。举止也颇为彬彬有礼。向贾老贼行半跪礼道:“下官杨镇。见过少傅大人。”

    “杨镇?”贾老贼还是第一次听到这名字。又发现那杨镇穿着四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穿戴的紫色朝服。贾老贼不由纳闷---大宋啥时候又跑出这么一个年轻的高官?贾老贼客套道:“杨大人快快请起。老父何德何能。如何敢当大人如此大礼?”

    “少傅公忠体国、功勋盖世。下官行礼非敬少傅之职。乃是敬少傅之功。以少傅之德行功勋。下官行再大的礼都不为过。”杨镇的嘴很甜。一句话把贾老贼说的眉开眼笑。加上杨镇的气质举止也十分讨贾老贼喜欢。贾老贼便笑道:“杨大人太过奖了。老夫只是为圣上尽力而已。不知杨大人官居何职?在那里当差?”

    “回少傅。下官是以祖荫为官。并无实职。”杨镇恭敬答道。贾老贼点点头。心说怪不的我不认识你。原来你和一样。也是靠上祖上留下的功劳起步当的官。但贾似道对这杨镇的印象确实不错。既没有寻常权贵子弟那种跋扈纨绔。也没有少年的志那种骄狂。便随口问道:“那不知杨大人拦住老夫有何贵干?难道杨大人想到枢密院当差?这个老夫倒可以帮帮忙。只是不知杨大人熟悉文职还是武职?”

    贾老贼用人比较谨慎。主动问一个闲官想要干文职还是武职。这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曾想杨镇却摇了摇头。抱拳道:“多谢少傅好意。杨镇今日非为官职而来。杨镇只是想斗胆提醒少傅一句。水满则溢。月盈而亏。少傅对皇上与大宋的忠心众人皆知。只是一些宵小之辈无能嫉妒。对少傅造谣中伤。少傅还是以退为进的好。”

    “你这话什么意思?”贾老贼收起笑容。打量着杨镇冷冷问道。杨镇毫无惧色。只是施礼道:“近日来。市井之间对少傅的不利流言陡然增多。更有小人借天象为名对少傅肆意中伤。究其原因。与皇上议立平章重事一职不无关系。望少傅莫再暧昧。早日反对设立此职。以堵众人之口。”

    贾老贼的三角眼转了几转。忽然发现杨镇这话很有道理。自己一心等着宋理宗加封平章军国重事一职再请辞收买民望。所以没对这件事做出任何表态。在外人看来自己就是态度暧昧。对这个官职志在必的。这才招来万夫所指。自己如果主动提出反对设立平章政事的话。不仅宋理宗对自己印象更好。百官反对自己的联盟烟消云散。全玖那个恶婆娘也会放松对自己的警惕。起码她不会每天只想着算计自己了。想到这里。贾老贼脸上又露出微笑。还礼道:“多谢杨大人指点。承教了。”

    “不敢。下官告辞。”杨镇看出贾老贼已经接受了他的意见。微笑着又行了一个礼。便告辞离开。看着他离开的背影。贾老贼向狗头军师廖莹中使个眼色。示意廖莹中调查杨镇的来历身份。廖莹中会意。忙匆匆安排人手准备。贾老贼这才打轿去枢密院署理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