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四十六章 创业孵化项目

    一个合格的秘书必须要具备多看、多听、少问的优良品质。

    李优秀从公安.部大楼出来,张楠一句话也没有说,静静地跟在李优秀身后。

    “李总,清华那边已经准备好了,我们现在赶过去刚刚合适。”

    李优秀这次来京城,除了找几个部.委谈项目合作之外,还有就是去清华视察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

    每年三十亿的融资额度,可不是小投资,甚至这项业务的成败,将会直接决定腾龙集团的未来。

    是泯然众人还是遍地开花。

    赶到清华大学,李优秀来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办公室。

    经过这两个月的整备运作,偌大一个办公室已经变得活跃了起来。

    三三两两的大学生拿着创业企划书来来往往,有的和创业孵化的导师交流讨论,有的在介绍自己的项目前景。

    “李总.会议室在这边。”

    腾龙投资公司驻扎清华孵化基地的工作人员小声示意李优秀继续往前走。

    李优秀摆摆手,双手后背,静静地站在门口观望。

    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这一个个创业的清华学习,就是腾龙的未来呀。

    一张张企划书,在清华学习的知识储备下,在未来那都是钱呀。

    一个企业的产业转型,绝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适宜的时机、雄厚的资金以及转型之后能不能稳得住,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时机不用说,虽然现在处于贸易战阶段,中小企死了一批又一批,但是这又何尝不是创业的一个好阶段?倒闭了那么多中小企,那么这个市场的空子就需要填补。

    至于资金,腾龙集团就从未雄厚过,但是钱都用在了刀刃上,每年挤出三十亿给孵化基地,至少保证了孵化基地的资金充足。

    转型之后如何才能稳得住,这个问题,李优秀是没有把握的。所以他才找到了清华,用分摊融资的方式,把产业转型所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

    不得不说,清华方面负责创业指导的老师很严苛,并不因为是腾龙的钱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相反他们在审核起学生们的创业企划书来,比腾龙投资公司的驻点工作人员都严格,一点小小的问题,都要重新修改,重新完成市场调研。

    只能批一百五十万的项目,绝对不会多写一分钱。

    目的只有一个,让这些创业的学生都能创业有成,为清华打造一个优良的市场口碑,实现清华的口碑价值。

    其实,腾龙集团在转型,清华大学又何尝不是在转型呢?

    以前大学包分配,清华只需要把学生们带毕业,至于工作,国家会安排,毕业就是铁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