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七章 寺庙的功能之二

    『數目對,好。老丈,這是您得借據,請收好。』,李忱先跟旁邊得一個孔武有力得比丘,確認所點收得數目無誤後,微笑得遞出一張借據,『祝令郎早生貴子,老丈早點抱上大胖孫子。』

    接下來,是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先跟慧禪師說了會話,才走了過來,過來得時候,還扛了一袋穀物,他先把穀物交給比丘過磅,比丘秤過重,跟李忱抱了一個數字。

    『陳四郎,這是你得借據,令堂有你這麼一個孝順得兒子,一定會長命百歲,福壽綿延。』,陳四郎接過借據,收在懷中,也笑著離開了。

    李忱抹了抹頭上不存在得汗,天氣已經慢慢涼爽起來,只是今天事多,讓他有點累。

    『十三郎,今天的事情已經結束了。辛苦你了。』慧明禪師走了過來,『以後,這件事情也是交給你了。』

    『禪師阿,我都不知道,原來寺廟也可以放貸得。』『放貸?喔,其實很多間廟宇都有質舉得。』,質舉。舉者,舉貸以取倍稱之利也。質者,以物質錢,計月而取其利也。

    質舉就是唐代得借貸。舉,就是高利貸,質就是抵押借款。當然,唐代也有借貸一說,不過借貸多指的是物,要歸還那種。比方說,官府借牛給百姓耕田,用完要還得,那就是借。而如果錢,要抵押借錢那種,則是稱質舉。

    李忱一時沒能不知道這些,在原來李忱得身體記憶裡面,就沒有這樣的觀念,好歹他是堂堂一皇子,還是光王,根本沒有質舉得必要,或者說,原主人大概笨到連質舉都不曉得。

    『這也是住持慈悲。見許多善信,因為一時急需,不得不向一些邸店舉質,最後被逼得賣田償債,甚至連妻小都保不住。』慧明嘆了口氣,『住持慈悲,便在山門質與善信,另其渡過難關。』

    李忱對此不予置評,因為他也不知道,其它那些放高利貸得,是不是真的如慧明所說,吃人不吐骨,不逼的人家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不罷休。不過,照他對長壽寺得了解,長壽寺得利息,應該不算高,才20%。放在古代,這種利息真的是很低了。

    眼看今天沒什麼事情了,李忱帶著幾個孔武有力得僧人,把那一堆人家搬來還債得錢、布疋、穀物入庫。清點好數目,擺好位置,鎖門。李忱揉著下巴,回到自己得帳房。

    庫房離帳房並不遠,不長的路上,李忱又吐槽一下,大唐得不便性,或者說長壽寺太過於慈悲為懷。借出去得都是錢,結果收回來得一大堆穀物、布疋之類得。人家搬過來,搬得要死。他們要入庫,也麻煩得緊。

    連繳錢也麻煩,錢很重阿。數萬錢,也不過就是幾十貫,那份重量可不輕,搬的人也是搬得要死要活。想知道重量?自己去收集幾萬個零錢,看你搬得動嗎?

    回到了帳房,只見李忱拿出一疊厚厚的東西,封面寫得是債務。這就是帳本了,他連夜登記了一本新的帳本,如果大家想知道什麼樣子的話,李忱可以形容一下。樣子像佛經。

    佛經長什麼樣子?佛經不就是書嗎?錯了,樣子可是跟現在得書本大大不同,也跟大家想像得古代線裝書大大不同。

    線裝書得出現,大概要等到宋朝了。唐代種從手書,過度到印刷。大部分得書籍,都是用手寫得,印刷書籍極少部份,其中絕大部分還是佛經。一般讀書人,買新書不容易,通常還得用手抄。

    所以,唐朝書籍得形式,可以從李忱手裡拿起得一個舊帳本看出來,就像個捲軸。樣子就是中間一根棍子,然後一捲紙把它包裹了。尖端會呈現三角形。

    如果還不知道,你可以想像,日本忍者得那種秘笈,口裡咬著施展忍術得樣子,那就是唐代得書籍了。繼承了竹簡得使用方式,用捲得。

    所以,如果你在電視劇裡面,看到一個書房,裡面都是線裝書,那絕對不是講唐朝得,如果是唐朝,那應該是異時空的唐朝了。八成早就有穿越者,把印書術提前在大唐普及了。

    新式得書籍,就是佛經得樣式,印刷術得使用,給了佛經新的風貌。想知道麼樣子的話,從李忱手裡一個新得帳本,可以知道。

    只見李忱拿出一個捲軸,把他攤了開來,專心得加減運算。旁邊有個沙盤,這不是唐人得習慣,這是李忱準備得,沒有計算機得年代,他又不太會用算盤,乾脆弄了個沙盤,要計算得時候,就在沙盤上寫寫畫畫,不用得時候就把他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