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八五章其中有大阴谋

      第一八五章其中有大阴谋

  大明朝已经动乱很多年了,所以,大家都有些疲惫。

  李洪基带着人马去了庐州,张秉忠带着人马去了长沙。

  他们都似乎不愿意跟云昭做邻居。

  突然之间,襄阳周围就多了很多无主之地。

  负责剿匪的官员们匆忙向皇帝报喜,报喜之后却不敢进驻这些地方,只说自己正在追击贼寇。

  敢于造反的人都跟着李洪基或者张秉忠走了,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

  没有了贼寇,没有了朝廷,这些老弱妇孺们反而对未来有了那么一丝希望。

  一伙青衣人骑着马赶着大车来了南漳县。

  他们没有惊扰那些仓惶逃窜的百姓,而是开始修补破烂的县衙。

  他们人手不多,因此,修补县衙的工作进行的非常慢。

  于是,就有一些青衣人去找那些惊魂未定的百姓,希望他们能帮忙修整县衙,工钱不高,还是以粮食代替。

  一些家中没有隔夜之粮的百姓咬着牙去了。

  傍晚回家的时候,他们真的带回来了糜子跟小米。

  于是第二天,就来了更多的人。

  修补县衙的活计不算重,而且还管饭,这就是一件油水很足的活计了。

  多年以来,人们终于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回来一些食物,这是好事。

  瞅着孩子狼吞虎咽,妻子也敢喝粥了,一家之主总归是有一些感慨的。

  只是,县衙很快就要修补完毕了,也不知道这样的活计,还有没有。

  县衙修补完毕之后,就有很多青衣人直接进驻了县衙,他们依旧没有去麻烦百姓,而是贴出告示,希望能招募更多的人开始修整残破的县城。

  这一次,全县城的人不论男女老少一起参与进来了。

  就在有人质疑这些青衣人能不能支付这么多工钱的时候,数百辆大车进入了南漳县,在百姓们亲自动手下,将这些饱满的粮食全部装进了县衙粮仓。

  这些青衣人带着招募来的百姓,推倒了那些摇摇欲坠无人居住的破房子,将里面能用的砖石,土坯木料,全部都挑出来,堆积的整整齐齐。

  在让招募来的百姓将大量的垃圾填埋进坑洼处,浇上水之后,就用夯锤夯结实,这样的地块很多,平平整整的,看起来很有秩序感。

  深秋的日子里,南漳县城里的人却忙碌不堪,虽然忙碌,他们的脸上却多少红润了一些,少了一些菜色。

  两个月的时间里,南漳县县城被整理的焕然一新,即便是原本坑坑洼洼的泥土路,也铺上了从废弃的城墙上拆下来的砖石。

  南漳县今年的天气很冷,还下了雪。

  因为修整县城的缘故,每家每户多少都有了一些存粮。

  不过,他们的活计依旧没有结束。

  也不知道从哪里来了好大一群人,这群人一看就是有钱的。

  衣衫浆洗的干干净净,眉眼看着也干净,就连探出来的手都是干净的。

  这些人到了南漳县之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地,买那些被百姓们修整出来的空地。

  有些人当地百姓是认识的,很多年前,这些人就离开南漳县去逃难了,没想到现在回来了,还变得这么有钱。

  空地的价格不菲,问过相识回乡人之后,买地的价格令人咂舌。

  这些人买了地之后,连房子都不盖,一群人却在山根处合伙开了一座窑厂,第一炉青砖出窑的时候,这些本地人终于知道他们为什么宁可住在帐篷里,或者租住别人家里,也没有立即动手盖房子。

  原来,人家要盖的是青砖大瓦房。

  此时,当地人已经认可住在县衙里面的人就是官府,领头的那个年轻人就是县令。

  同时,当一只上书蓝田二字的石碑矗立在南漳县边界上的时候,本地人终于明白了一件事——从立碑的那一天开始,南漳县已经属于关中管辖了。

  白日里的南漳县人来人往,到处都是马车拉着砖石乱跑,空地上的房子,也在每日一个变化的慢慢矗立。

  到了晚上,县城里终于安静了下来,唯有县衙里面依旧灯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