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十九章 北上(三)

    先抛开要事不说,家中的绿鹊与寸心便是为难起杜蘅来,从早上一直热闹到了晌午。

    “姑娘一向最怕冷,汤婆子一定要带着。”

    “上次的紫貂毛还剩许多,我赶着为姑娘做了个垫子,还是带上好些。”

    杜蘅看着两个丫头已经收拾出了一大箱东西,嘴角有些抽搐,她们你一眼我一语地交谈着,全然不像她要去北部,到是她们二人要去北部。

    杜蘅出声打断了这古怪的和谐:“停停,你们姑娘我只是去办些事,办完就回来了,这零零碎碎地一箱子,我带去,其余的去了北部再买就是了,眼下只要有钱,哪里还有买不到的东西,你们二人再磨蹭,我便要赶不上临行的苏大人与姚大人了。”

    杜家的几匹快马都是好马,带着这个箱子却也用了两个时辰才到城门处,苏子衍骑着黑风在四处徘徊,看起来已经到了很久了,姚颂则是带着两箱子东西与他的夫人话着离情别绪,他夫人面上平静,倒是姚颂趁着众人不注意的时候抹了抹眼角。

    “这一去,家里就剩你与咱们未出世的孩儿了,你可要保重身体。”姚颂盯了下她,转头对着杜蘅与苏子衍道:“衍之,你们二人先去车驾上候着吧,我交代些事再来。”

    杜蘅由寸心与绿鹊搀扶着上了车,撩着帘子与绿鹊寸心交代些什么,苏子衍则是勒死了马缰绳,骑着黑风在这周遭跑出不远,姚颂将视线落在了赵洧吟的肚子上,一时百感交集,心中酸涩涌来,把她搂在怀里叮嘱道:“你也不要过于担忧府中的事,一切由先生在。”

    “相公不必多言,洧吟一切都明白。”赵洧吟抹了抹眼角,主动拿鼻尖蹭了蹭他的,放软了声音说:“洧吟很为相公感到开心。”

    “为什么?”姚颂沉默着,下巴抵住她的额头,彼此之间气息交融。

    “洧吟知道相公是有才干的人,如今把相公指派着与苏大人杜大人一起去北部,必定也是信任相公,您是未展翅的雏鹰,只是被我与孩儿绊住了手脚。”她认真地说着,也认真地盯着姚颂。

    姚颂没有说话,轻轻在她的侧脸落下一个吻,看着她上了姚家的马车才转身去了北上的车驾上,这是皇帝御赐八匹马同拉的车驾,身旁跟的也都是御林亲卫,寸心与绿鹊还在一旁候着。

    “愈之已收到皇上的消息,明日便会回府来,我回来之前你们一概不听不问,万事不得擅自作主,不可贸然出头。”杜蘅看赵洧吟上了车驾,也不便再说些什么,放下了车帘,她出来的时候又将东西放下了些,虽是以东北多山匪为托辞,但也不能小看这个风险,看了看姚颂这两大箱东西,心里隐隐有些担忧,带这么多东西本就是件麻烦事,这不是寸心招贼吗?

    “您坐稳了,咱这就走了。”车夫吆喝了一声。

    这次整整有七个人,车马走的都慢,整整走了十日。

    不知是不是提前得到了消息,一路虽然环境和气候恶劣,但没见到什么土匪来劫车抢财。

    离北部驿馆还有二里地时,几个知州骑着马出来应接,这知州也是面黄肌瘦的样子,肚里没有二两油水。三人礼貌周全地问了礼,被迎进了锦州城的衙门里,衙门里边各种东西都齐全,只是缺少点人烟气,连个衙役都不全。苏子衍不痛不痒地问了问,几个知州也是四两拨千斤地略过去了。

    这次只带了一个侍者,三人商量了一下还是给了杜蘅,她名叫如意,是皇宫中杂役房的人,不仅烧的一手好菜,更是做的一手好缝补,她从包袱里拿出一小包雪顶毛尖的茶叶,泡到茶壶中,小心翼翼地看着火候。

    杜蘅坐在床边,收拾这东西,出声问她:“你怎么想起带一小包碧螺春过来的,倒也是个有雅兴的人。”

    “是皇上特意让按察使大人嘱咐奴婢带的,说是杜大人喝不惯其他的茶。”如意是个粗心眼的,头上扎了两个丫鬟发髻,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憨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