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章 像棵草的孩子

    公元105年,邓太后临朝称制。次年春,恩赐李府女眷前往边城看望。

    马车上可爱的小女孩便是李一,发着稚嫩的声音问:“阿娘,不是说果子成熟的时候阿爹就回来吗,我们干嘛坐着大车去找他?”

    其母林氏精心打扮过,格外美丽,满脸幸福的抱紧李一说:“因为阿爹想你了,我们就坐着马车跑过去让他看看!”

    “那阿爹不想哥哥吗?”

    “想啊!可是阿娘只能带你这样的小美女过去!”

    小孩听到夸自己是美女,开心的笑了起来。坐在马车的祖母也很开心。

    突然,从树林窜出几十个拿着大刀半遮面的山匪,围住一行人。家仆慌乱的聚向马车周围。

    站在前路中央的山匪喊道:“诸位打扰了,兄弟们图财,吃口热饭!”

    马车旁的男子大喝:“大胆贼人,我乃漆县县丞,马车上是边城守将家眷。还不速速让开!”

    “少吓唬人。你冒充朝廷命官,追究起来还是你先死吧?哈哈哈”

    匪徒笑成一片。

    护卫首领上前满是不屑的喊道:“无知的山匪流寇。不想死的快闪到一旁!”

    有些匪人心生畏惧,后退了两步。有人则喊:不当山匪早饿死了。

    老夫人面露愁容。林氏紧抱喊了声“阿娘”的孩子,说道:“叔父,既然图财,把后面的马车留下吧!”

    护卫道:“两位夫人不必担心,属下愿杀出一条路来,绝不向这等鼠辈低头!”

    老妇人说:“算了,你们是上阵杀敌的良将,别为这些山匪流寇浪费精力!”

    此时匪首边上一人觉得这些护卫不一般,提醒匪首三思。

    匪首有些发愁,找他们的劫道的没说劫的是谁,真劫个守将家眷,可不是逃走就能了事的。便喊道:“你们把钱财留下,人走吧!”

    话音落,一个靠前的匪徒说:“大哥,说好的留两天啊,这夫人我还没看见呢!”

    匪首呵斥道:“老六,我警告你,这可不是村妇!”

    老六:“大哥,看你说的,我就提个醒!再说,不管咱抢啥回去也是先孝顺您啊!”

    稍远一点有人笑道:“哈哈哈,老六,你哪个不是当场就享用过,回去大哥也就剩下看看的份了!”

    匪首边上人呵斥:“别瞎说了!”

    匪徒既然说了留财放行,李府众人便聚集到前面的马车周围。可是匪徒又让留下所有的马匹。

    护卫本就觉得受辱,回道:“这些都是战马,抢走一匹就有理由踏平你们的贼窝!”

    “老子就没窝,有窝谁还当土匪啊!是不是兄弟们?”匪徒又传出一阵应和。

    老夫人大声说道:“这位壮士,今日截道只为换口饱饭。只是这马匹留下,定会给你们引来杀身之祸。你们无非是想多换些钱财,把这些发饰拿去吧!”说着开始摘头上的发饰,从窗户伸出手,等着有人来拿。

    林氏也摘了自己的发饰,放在婆婆手上。

    县丞惭愧的说:“这怎么行,在漆县地界,眼看着兄嫂和侄媳被人截了发饰,我以后还有什么脸面见人啊!”

    护卫也应声说:“夫人,我等负责护送,怎能向区区流寇妥协!”

    老夫人微掀起帘子说:“诸位的面子从他事上争取吧,老妪只想顺利见到家主!”说完示意马车边上的婢女接过发饰。

    护卫和县丞不知再说些什么。示意一个随从拿首饰送给匪徒。

    老六高兴的说着“还是这位夫人识趣!”走近几步对自己的人说:“你们把后面的马车接过来!谁手里有值钱的,都放那马车上!”

    老六见马车到手又说道:“后面的马车不会没有值钱的东西,好东西全放前面这辆马车上了吧?”

    护卫首领呵斥道:“大胆匪徒,莫要得寸进尺,别惹得我家将领带兵灭了尔等狂徒!”

    匪首并不想多事,说了句:“走吧!”

    可是老六却非常不服气的说:“不看看怎么知道,万一马车上有个大宝贝盒,咱们兄弟不是让娘们耍了!”说完了就往前走了两步,与马车随从对峙起来。

    有匪徒开始起哄。

    老夫人又掀开床幔小声的问护卫:“我看他们人数众多,硬拼有几成胜算?”

    “七成。他们能打上几招的也不过三十人。我快刀杀几个,直奔他们的首领,胜算大些!”

    县丞却道:“那得顺利,万一虾兵蟹将全奔着你拥过来,你还没擒住匪首,我们就先被抓了!”

    林氏说道:“那算了,按人数我们吃亏,这马车上没什么,让他们看一眼算了!”

    老六催促:“你们到底谁说了算?还让不让看了,痛快点!”

    护卫不耐烦的回:“车上坐的府上夫人,你绕道后门看一眼吧!”

    老夫人轻声的说:“把马车转过去,让他们几个人首领全看看,免得耽误时间!”随后便让婢女扶着三人下了马车。

    县丞立刻下马去到近前。

    老六目不转睛的看着林氏。护卫觉得他目光异常,驱马挡住说:“唉,你们快看看,没事我们就走了!”

    有随从打开车门让查看。匪首喊着:“老六,快回来,车上没什么!”

    老六一直绕着随从左右张望林氏,被自己人碰了一下,打了个机灵,笑着说:“哦!哎呀,这么高贵的夫人,怎么能没有发饰呢,快把发饰拿来,我要还给夫人!”

    匪首呵斥道:“老六,赶紧让他们过去!”

    老六似乎没听到,继续绕着随从小跑,目光不断的瞄向林氏。

    能看见林氏的匪徒中传来低低的声音说着:“长的真标志!”

    “也不知道哪位将军这么艳福不浅!”

    “不会是个贵妾吧?”

    “这架势是正牌夫人!”

    “真好看,六爷有福了!”

    护卫大喊一声:“保护夫人!”随从马上围着夫人和婢女聚了聚,防止这些匪徒围观。

    气氛瞬间紧张了起来,林氏蹲下抱紧了李一。

    “老六,别惹事,快让开!”

    老六拿着发饰,示意护卫首领接一下。护卫首领驱马过去接,他却示意下马接。

    护卫首领倒不畏惧他,只是觉得丢了夫人的发饰,很不光彩,便下马去接。

    老六却不给,反而笑呵呵的说道:“这少夫人真漂亮!”

    护卫成拔剑姿势,特别想一刀捅死他。

    老六突然伸手给首饰。护卫松了剑去接,突然被短剑割喉,鲜血喷涌而出,顺势倒下。

    县丞大喊:“保护夫人。”

    两拨人混战起来。

    李远父亲收到加急公文:两位夫人及护卫在漆县与北地郡交界遇袭,已身故。漆县县丞受伤,仅保住幼女李一。允其在不影响战事的情况下,派兵前往荡匪。

    李远领精兵二百披麻戴孝前往漆县。

    匪徒据点已被漆县县兵包围,李远带兵攻山,四名匪首逃跑,其他不死的全部被抓。

    李远骑着马看了一眼不断被抓来聚在一起的二十多个匪徒,挂着恼怒问:“怎么还有活的?”

    兵士会意,举刀欲杀。匪人一听性命不保,有的喊冤,有的说老六是主谋,有的说老六的特征,有的说据点的宝库位置,有的说是被雇佣才拦的车马。

    李远嘴角抽动,怒意不消,说道:“我李家守边城四十年,护着你们安宁的过日子,你们竟拿刀枪对准我的老母妻儿。说事的留下,其余的不用留着!”

    这些人均不是匪首,信息也是一知半解。交代完知道的内容,也一样被杀了。

    李远到京城,丧事已有太尉府主持办理,太后赐了很多陪葬。

    边城战事紧张,下葬后李远便返回,由宗亲代为守孝。家中由常伯代管。

    同年秋,常伯带人去守孝。李府来了一位年轻的女子,有婢女带李一去见。

    女子见李一很是热情,俯身说:“你叫李一啊?”

    李一发着稚嫩的声音回:“是啊,小姐姐叫什么?”

    女子摸摸她的头回:“我叫阿娘,是来照顾妹妹的!”

    “你也叫阿娘?我娘也叫阿娘!”

    女子心生怜悯,满是爱护的回:“是啊,我们都叫阿娘!”

    此女子简短的介绍后,便陪着李钰瑶玩了起来。中午女子陪李一吃过饭后离开。

    少长一点的婢女略带着一点鄙视口气说李一:“你一口一个阿娘的喊着,这不是你真的阿娘,这是你父亲要迎娶的填房。”

    “什么是填房?”

    “就是家主又娶了一位夫人。”

    “那我阿娘呢?”

    “阿娘已经没有了,府上的人都不同你说,你懂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