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一章 道缘

    不只有楚宝兴等人观察到了狼烟,大顺官兵也都观测到了。狼烟本是发现敌情的警告信号,有时也作为暗号,但是现在这缕狼眼意味很显然是山海关的救援。这不但鼓舞了仍在抵抗士兵的士气与意志,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李自成等人速战速决的决心。

    “再多派一万军队参与进攻,一定要尽快拿下那座抵抗山丘。那些家伙一定是投降满清了,若是让他们拖到大部队到来,我们反倒要受他们牵制无法全力应战了。”李自成吩咐道。虽然他早已料到清军很有可能会介入,事实上他也一直以清军为假想敌来进行部署的,但当清军真的来的时候还是感到头疼,多一位敌人就增加一分变数。最让他焦急的是,他完全不知道清军有多少主力参与这场会战,一旦清军人数与他们大致相仿,鏖战一晚的大顺是很有可能战败的,而这种程度的战败完全是李自成不能接受的。

    “另外,吩咐唐通,将一半火炮的方向对准山海关城墙,另一半对向护城河外。准备第一轮炮轰干扰敌军快速接近。”

    “还有,让收轻伤的伤员退到二线甚至三线。护城河南部立刻开始布置建议工事,一定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敌方骑兵的冲锋,抵挡住满清八旗的第一轮进攻对我军至关重要。若是能抗住则我军有七成胜算,若是没有则只剩下不到一成。”李自成额外叮嘱道。他很清楚这场战役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了,他与满清只能有一个能站到最后,胜者通吃,这就是战争,这就是乱世,像他这样的普通人可以白手起家建立自己的王朝,像多尔衮这样的野心家也可以趁虚而入逐鹿中原。况且,这场战役的胜负一定情况下也将决定他未来十年战争的难易程度,本来他是可以全力应对南方的南明抵抗势力的,但如果满清入关,他就要同时面对南明与满清了,他可不认为跟南明谈“民族大义,待驱逐鞑虏后再决一死战”可不会有任何效果。

    “是!”传令兵不敢怠慢,从皇帝的侧脸中即使是最轻微的小卒也明白事情的重要性。

    李自成吩咐结束后回到了观战台等待结果。在观战台外,他看到了一个道士正在虔诚地做着法事,似乎是在为战斗中阵亡的将士默哀,似乎又是祈求众神可以保佑新生的大顺政权。他面容消瘦但与饥荒时瘦弱的饥民不同,手中的拂尘有些泛黄,尘柄甚至有些破旧,显然已经上了年头了。但是这道士的道袍却由锦绣编成,表面一尘不染,战火似乎根本没有在道袍上留下痕迹。

    “道长为何要来此战祸之地?顺天沦陷后大部分道士都选择向汉中等战火稍弱的地区避难,为何道长反倒向北而行呢?”

    “我来此地,为寻一人。”

    “道长是否认识此人?”

    “未曾认识。”

    “那道长为何来此地寻他?那人是否为道长亲朋?”

    “不是,我与那人没有任何关系。”

    “那我就完全不知道道长为何要来此战祸之地寻一陌路人。”

    “家师曾言此人有搅动天地之能,整个华夏都将随他起舞,我不相信,所以来寻他。”

    “那人叫什么,如果可以的话,我愿协助道长。”

    那道士向李自成行抱拳礼道:“多谢信士了,贫道已经找到那人了。果然如师尊所说。”

    砰,开炮声从不远处传来,李自成眼角余光闪烁着炮弹的火光,若是往常,他一定立刻转头去观测炮击效果,但眼前这个有几分诡异又有几分仙风道骨的道士让他无暇顾及其他了。

    “信士不去看一下战场状况吗?我相信对于信士来说,我这一随处可见的道士可远没有这方会战重要。”

    “...”

    李自成有些紧张,几滴冷汗滴下。难不成这个人是明朝余孽,专门来战场刺杀自己?不会,他能来观战台附近一定是接受过卫兵搜身的,不可能有任何武器,那道士唯一可以称得上武器的只有手中的拂尘,那破烂拂尘毛发稀疏,看起来也不可能藏凶器。他硬着头皮问道:“道长找的人究竟是谁?莫不是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