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3:出殡

    终于到了十九这天。

    天才刚亮,地仙和几个叔伯就来了。华子长辈们甚至几个小辈都是一夜未眠,毕竟明天就再也看不到逝者的脸了。想起又是一阵悲伤。

    “等会呢,你们就按照我说的做,先是把葬礼的东西都准备好,都安排好,在中间呢,我就跟你们说怎么做,其它没什么大问题。敲钟的,放爆竹的,拿花圈的那些,你就跟老铁说就行。”地仙说着拍拍旁边的长辈老铁,也就是华子爸和大伯叫叔叔那个。

    “先把桌子腾出来,我来写挽联上的字。”地仙一边说一边从拉链都坏了的破旧的皮包里拿出墨水,再慢慢掏出毛笔,毛笔包裹在一个塑料袋里。放好笔墨,地仙指着地上的破碗,华子姐姐心领神会,洗干净递给地仙。

    地仙又说着“你们几个年轻人,过来把这几匹红布挂在你们砍的竹子上,然后把我写的字按顺序贴在红布上。”

    一众年轻的小辈都忙活起来,绑的绑,贴的贴,递纸的递纸。不一会儿就把三米多高的竹子整理完毕。

    地仙看到笑着说“可以,可以,很好啊!”然后又数着竹子的数量,耷拉着眼镜“有好几根啊?!”

    “有哦,有好几个姑爷呢!”华子爸在一旁回答。

    “好好好。”地仙又重复了几句。

    原来这竹子,红布,白纸黑字组合起来叫幡,是由“儿子们”送的。包括女儿的丈夫,自己的义子,自己的养子,当然还有自己的亲儿子。

    还有就是女性送的棉被,自己女儿,自己儿媳妇,自己孙女,自己外孙女等等。大大小小挂满一整个竹竿,地仙也写好了吊唁贴在上面。

    再来就是花圈,这是有关系的人都会送的,地仙裁好纸条,写好文字,招呼着贴左右哪个方向。

    最后就是敲钟引路人上面的文字了。顾名思义,敲钟人把握着整个葬礼节奏,一直领头带领着。敲钟人往往需要拿一根竹条,竹条上面带些枝叶,然后拿着一个框,框里面也放着竹块。

    小华子看着这一切井井有条的准备着。眼睛看的一丝不苟,他对一切都感到好奇,但是他还没有勇气去提问。

    “好了,好了,时间不早了,都做好准备。”铁阿伯开始招呼了。

    常墨跟着妈妈吃过早饭,又跟着妈妈回去拿了白头巾,就这样和双胞胎奶奶在路边等候着。

    八仙听到招呼,立马聚集起来。八个人都挂着白头巾,穿着雨靴。地仙过来,把三块完整瓦片放进棺材,然后放上三枚硬币。

    “可以了!”

    八个人拉着布,把尸体从冰棺里移到木棺里,一气呵成。

    “把剪好的秤砣,还有剪刀拿过来!”

    地仙把那些放在尸体旁边,还放了一块木梳。最后在脚边放几件衣物。

    “开始封棺!”

    八仙又使劲抬起棺材板盖上,然后就是老一辈几人给订上板钉。

    小华子妈妈给小华子穿上白色孝服,把苎麻丝和“孝”字布贴放在手臂上,戴上雪帽。还拿到两块竹片和一根拧紧的稻草麻花。小华子一脸疑惑地看着妈妈,妈妈正给小华子穿白鞋,只是说了一句“拿好了。”

    一大家子人按辈分站好,小华子爸爸和大伯肩头披着麻袋,腰间捆着麻绳。两个人在棺材前跪着默哀着。地仙在旁边吟唱着哀曲。

    “好了,可以了。”地仙跟两个吹喇叭的人说道。

    然后喇叭声响起,小华子的姑姑们顿时泪如泉涌,唢呐似乎尽力述说着人的悲伤,能唤起心底最沉重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