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三章 岳家渊源

    绕过了这条山岗,眼前就豁然开朗了。

    东面是一望无垠的麦田,绿油油的,显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向西望去,一道山梁中间出现一处豁口,这处豁口,就是出入孝悌村的便道了。

    山梁上稀稀拉拉长着一些高大的乔木,由于是晚春季节,树木还没有变绿,错落有致的排列在山梁上,犹如迎风矗立的兵士,守护者身后的小小村落。

    岳飞牵着老牛,回头望了望牛背上的秦松,兴奋地说道:“看见了?我姥爷在村口的老桑树下等着我呢!”接着又补充道,“还有我爹爹。。。还有。。。王贵!!!”

    秦松坐在牛背上,一路走下来,被颠簸的晕晕乎乎,刚刚穿越的灵魂,一下子还不适应呢,听见岳飞叫喊,就心不在焉地哼哈答应了一句,并没有去费力用眼睛寻找老爷爹爹和王贵。

    岳飞的老爷,也就是外祖父,老者名唤姚鼎,字匡正,现年六十有三,是个老学究。姚鼎学了一辈子的孔孟学说,满腹经纶,考了一辈子的科举,到头来只落得名落孙山,心灰意冷,眼见得自己年岁已达,就绝了考取功名的念头,今年终于答应王家族长王仁欢的请求,去王家祠堂当家塾教授,每年收取学童送来的束脩,混个温饱还是不成问题,就不用在岳家住,白吃姑爷姑娘的闲饭了。

    姚鼎是孝悌村的外来户。而王仁欢是孝悌村的保正,王家是本地的老户,整个孝悌村接近八成的住户都是姓王的。对了,王贵是王仁欢的小儿子,今年六岁,是岳飞的好玩伴。

    这个村子叫孝悌村,也是有渊源的。

    隋朝末年,有位叫王忠的农人,和他弟弟王琳相依为命。这一年遭遇大旱,庄稼减产歉收,在牟山占山为王的强盗异常凶狠,由于缺少食物,这帮强盗下山四处劫掠,把王琳给捉去了,准备将他烹煮充饥。哥哥王忠得知消息后,奋不顾身直奔匪巢,哀求贼人说道:我弟弟身上带着疾病,并且又很瘦弱是不好吃的,我身体肥愿意代替他给诸位果腹,求求你们把我弟弟放走吧!

    弟弟王琳不答应,立即说道:我被将军捉到即使死了也是命中该有的,哥哥并没有罪,求求你们不要伤及无辜啊!说完兄弟二人相抱大哭。

    他们相互保全对方的行为感动了这批天性未泯的强盗,于是就将他们都释放了。

    据说,王忠和王琳就是王仁欢的先祖,他们居住的小山村后来被官府命名为孝悌村。因此上说,王家在这里生活了将近几百年,整个村子其乐融融,妻贤子孝,孝悌之名远播四方。

    姚鼎就是因为这个村子的名声好,才带着妻女从遥远的南方搬到这里定居。他认定这个村庄的风水经过多少代孝悌之名的涵养,必定已经极好,说不定自己求取功名能够成功。即便到现在,自己并没有考取功名,但是他相信,只要坚持,自己的后代一定有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人才出现。

    贤名涵养一地风水,好风水成就一代贤人,这是姚老学究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