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九章 博弈的最高境界

    赵宫吏说服了刘哑巴后,又去游说自己的弟弟。

    自邯郸城解围后,他弟弟主要的工作是负责招募和训练新兵。

    由于连年征战,赵国损员极大,几乎所有符合条件的成年人都上了战场,所以兵源非常有限。为此,赵国放宽了兵源年龄的上下限,即由原来的20至60岁放宽到16至65岁,所以新招上来的不是娃娃便是老头,训练起来特别费劲。

    听赵宫吏说明来意后,他弟弟有点犯难,一方面训练新兵任务紧压力重,另一方面,他媳妇怀了二胎即将临盆。不过,听说要教的是自己的侄子和秦公子异人的儿子,看在以前曾拿过人家不少金子的份上,他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三位老师到位后,赵高便真正开始了他的侍读生涯,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到嬴政的房间里请安、守候,然后一起读书学习。

    嬴政对赵高称他为“少主”感到特别满意,看来父亲想到的这个称谓还真合了嬴政的口味,赵高心里想。

    按照课程安排,早上是跟原来的老师学习国学、数术,下午是轮流跟三位新老师学习驭马、刀剑、琴艺和棋术。

    在所有的科目中,赵高和嬴政最喜欢的是骑马术,因为这需要宽阔的场地,每次都是在邯郸城外进行。换句话说,只有学习骑马时,嬴政和赵高才有到外面玩耍的机会,因而每到骑术课,赵高和嬴政便欢天喜地地跟在赵宫吏弟弟的后面,故意问这问那拖延时间,不肯回去,有时甚至以学骑术为借口,偷偷溜出去玩。

    在所有的科目当中,赵高和嬴政最讨厌的,是他父亲的棋术课,因为赵宫吏总是叫他们记一些莫名其妙的棋谱,如果说不出来便要抄写十遍,那简直是要了他们的命。

    对于琴艺课,嬴政反应冷淡,认为那是戏子的活儿,要不是母亲迫着他学,他才不干呢!而赵高正好相反,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自从那次在赵兴家听到赵菊弹奏那曲《胡不归》之后,他一直念念不忘,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弹奏出那么婉转动人的曲子来。

    有一天,因为嬴政和赵高又背不出棋谱,赵宫吏便罚两人重抄十遍,赵高出于好心,便对嬴政说道:“少主,要不由我代您抄吧?”

    “那可不行?”嬴政一本正经地回答道。

    “为什么?”赵高一脸诧异,这可不像他的风格啊!

    “因为你的字太好,你父亲一眼便会认出来。况且,你父亲要我们熟习棋谱,一定有他的理由,我还是自己抄一下为好。”

    赵高听了,不禁佩服嬴政的冷静和明智,如果他真的代嬴政抄写了,他父亲肯定会一眼认出来,即使他顾及嬴政的面子,但也会拿自己来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