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章 伏击战大捷

    【02

    第三天拂晓,八路军一二九师骑兵团利用青纱帐作掩护,进入了伏击阵地。

    根据作战指挥部的战斗部署,在青纱帐的四周放出了斥候兵暗哨,严密地控制了这一带的动向。部队的其他人员,严格按照指挥员指定的位置进行了分头埋伏。二连、三连的老红军分布在距离公路最近的位置,便于向敌人发起进攻。四连在中间位置,便于协调补充。新兵独立营分布在高粱地的深处,属于阵地的后方,他们的任务是看护战马。因为这次伏击战,是骑兵徒步作战,所以必须留出相当的兵力来控制马匹,由于这些兵不能直接参加战斗,因此骑兵团的战士戏称他们是“守马桩”。通常情况下,要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人员看护战马才行,因为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泄露军事机密,所以,尽管这次伏击战从武器装备到兵员实力上不算十分强大,但是团首长仍然决定让整个新兵独立营来完成这项任务,确保不让战马搞出半点动静,力争万无一失。

    上午八点钟左右,小日本的车队从东向西缓缓驶来,婉如一条蜿蜒的长蛇,逐渐进入了八路军骑兵团的埋伏圈。

    汽车马达的轰鸣声由远而近,车队扬起的尘土逐渐升腾,在南风的作用下不断向空中弥漫、向青纱帐扩散。独立营的新兵们不免紧张起来,喘息越来越急促,手脚越来越不稳,有的新兵东张西望、目光中充满了恐惧。可是,在场的八路军官兵谁也不会料到,战马是通人性的,新兵们的表现就像一个传染源,迅速把异常的不良情绪传给了战马,马群里开始骚动起来。

    眼下,独立营的新兵,一个人要拽三、四匹战马,实在力不从心,根本平息不住。马匹一个劲儿地动弹,青纱帐哗啦啦不停地晃荡……新兵对调理战马本来就经验不足,遇到这种情况,慌乱之中就会更加慌乱,其结果,高粱地里的动静越来越大,终于,让公路上的小鬼子发现了。顿时,小鬼子的几十辆汽车喇叭齐鸣,司机加大了油门拼命地往前冲,前面的几辆汽车顷刻间冲进村里,日本鬼子立刻跳下汽车、爬上房顶、架起机枪就往高粱地里扫射,同时掩护着后面的车辆继续前行。

    这种情形引起了马群更大的骚乱,成片的高粱被踩倒了,在青纱帐中形成了明显的缺陷。情况的突变,马上让八路军骑兵团的首长意识到,我们的目标暴露了,于是下达了突击的命令。仅仅两三分钟,小鬼子车队中间的几辆汽车就被老红军战士打瘫在路面上,把后面的车队给堵住了。然而,小鬼子的反应也是异常地迅速,后面汽车里的小鬼子立刻从驾驶室和车厢里跳下来,以汽车作掩护趴在汽车底下,拼命地向八路军骑兵团所处的位置射击。

    此时,小鬼子们利用高低地形,两面夹击,对八路军骑兵团构成了严重威胁。其中威胁最大的,是村口房顶上的那几挺机枪,子弹扫过来,像暴风骤雨,打得高粱秆子成片地折断。

    房顶上的小鬼子居高临下,指挥官用望远镜观察八路军骑兵团的动静,新兵独立营的战士和马匹暴露在敌人的视野内。小鬼子指挥官立即命令几十名小鬼子插到高粱地的侧面去,然后再悄悄地向里面包抄。

    斥候兵老刘头在第一时间发现了敌人的意图,抄近路钻到高粱地里,迅速接近了独立营的新兵,传达了新的敌情,让新兵转移地点并做好战斗准备,同时把脱管的四匹战马的缰绳全部套在枪杆上,双手紧紧地攥着步枪,使出全身的力气稳住它们。可是,当他把情况传达完毕,有的新兵仍在原地发愣,情急之下,老刘头向那些新兵吹胡子瞪眼睛,显得格外激动。

    就在这时,老刘头的身边突然响起了枪声,紧接着通讯员小王跑过来,边跑边喊,“大家别乱别慌、不要慌张,首长指示,把战马拉到后边去。”通讯员用手一指,新兵拉着战马就向他指定的方向走去。此刻,四连的战士和独立营的班、排长却不听通讯员的指挥,都纷纷操起枪杆子朝前边跑去。

    老刘头一心只想着手中的四匹战马,恐怕被它们钻了空子跑掉了,不留神被高粱杆拌了一跤。一位资深的老排长顺手拉了他一把,随口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好家伙,斥候兵也会马失前蹄啊!”立刻引起了旁边新兵的哄笑。

    老刘头可是斥候兵中的佼佼者,身怀绝技,宝刀不老,他哪里受得了这种玩笑,脸腾地一下子就红到了耳根。

    老刘头跟着独立营的新兵把战马牵到了青纱帐的后面,一看进入了相对安全的地带,立刻把缰绳塞到两个新兵的手里,继而从身后的腰间抽出大刀,他一手拎着枪、一手拿着刀就往回里跑,他边跑边嘟囔,“老子要叫你们这些新兵蛋子看看,斥候兵打仗是怎样的不含糊!”

    老刘头刚冲出几步远,突然看到青纱帐中两个日本鬼子的脑袋在晃动,他一下子明白了刚才的枪声,意识到小鬼子正在寻找目标。于是,他抬手就是一枪。他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啊,一个小鬼子应声毙命,另一个小鬼子吓懵了脑儿。

    说时迟,那时快,老刘头一个箭步冲过去,手起刀落,剩下的那个小鬼子也被他送给了阎王爷。刚才从青纱帐左翼插进来的几十个小鬼子看见前面的同伴倒下了,转身后退,由于摸不透我军的情况,又遭到了埋伏在那里的老战士们的袭击,一个个像无头的苍蝇到处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