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八章 名传长安

    八百里加急,一般是有重要军情或是灾难发生,需要紧急上报到长安的事情才会用到,沿途一切人等看到头戴红翎的八百里加急信使皆要立刻退让,有阻拦文件运送的一概按死刑论处。

    而蒋忠莨此时正是按照八百里加急的方式赶奔长安,普通百姓可能以为现在已是太平年间,可身为天子亲军的蒋忠莨却知道并非如此。

    今年陛下刚登基时,朝堂还没稳定,就被突厥颉利可汗率领二十万大军攻到长安城外

    在渭水河边被迫与颉利可汗签订渭水之盟,赔偿大量的金银珠宝才使的颉利可汗退兵。

    虽然渭水之盟短时间内促使颉利可汗退兵,可是大唐和突厥之间的争斗却从未停止,马蹄铁这等宝物能早一日出现在军中,就能给大唐增添一份实力。

    从洛阳至长安沿途一百多个驿站的官员仆役,见到蒋忠莨等人风尘仆仆的样子,立刻向他们提供饮食清水,并且给信使队伍所骑战马喂养草料。

    可是令众驿站官员好奇的是,为首信使蒋忠莨不允许所有人靠近那一匹银鬃马,那银鬃马所享用的草料和清水皆由信使自己提供。

    日夜赶路,终于在第三天傍晚抵达长安城外。长安城门口上的兵士正准备关闭城门,忽听得外边传来一声高喊。

    “八百里加急,闲杂人等速速退让。”

    看到头戴红翎,手持八百里加急信物的蒋忠莨。城门两侧的士兵连忙将已经关闭一半的城门重新打开,等到蒋忠莨这支队伍跑过去后才关上城门。

    上一次出现八百里加急的时候还是突厥二十万大军南下时,此时大唐与突厥刚刚签订渭水之盟没多长时间。

    怎么会再次出现八百里加急。城内各个大户人家在蒋忠莨踏过长安城门那一刻就收到消息。

    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各有所长,史上被称为房谋杜断。今日下朝后又想起有些事情还没商量好,便聚集在房家议事。

    听闻有八百里加急信使,心想莫不是又有战事发生,急忙整理仪容等待宫内传唤。

    居住在怀德坊的程咬金和长寿坊的尉迟恭等武将,在得知有八百里加急信使抵达长安时。

    皆以为又有战事发生,不知是颉利可汗反悔渭水之盟还是草原薛延陀等部落反叛,纷纷整理仪容,嘱咐家将备好兵刃。筆趣庫

    长安城内大一些的家族都能得到消息,身为这片土地的掌控者,坐在皇宫内的李世民又怎会不知。

    知道的还更加详细,正因为知道信使是谁才感觉到奇怪。

    蒋忠莨身为玄甲军,前往洛阳为自己巡视做前探,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会亲自担当八百里加急信使回返长安。

    虽然不解,但是仍旧下令通知几位重臣前往中书省议事。

    天色已晚,刚下晚朝也没多长时间,众臣有的才刚到家。听闻有八百里加急信使,并且皇帝将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和以李靖为首,程咬金,尉迟恭的武将等人重新传唤到中书省,在家纷纷猜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来到中书省,众人纷纷落座,眼看李世民还没过来,几人率先讨论起来。

    “尉迟啊,咱们可说好了,一会儿如果是有战事爆发,得让俺老程去,你在家守好长安就行。”

    尉迟恭听到程咬金的话不乐意了,破口大骂。

    “你个老匹夫,就你那三两下还能上战场,真有战事也轮不到你上场,还有老夫呢,李道宗也在家,那能轮得着你。”

    程咬金脸色变得黢黑,“怎么就轮不着俺老程,想当初打窦建德的时候,如果没有俺老程救你,你还能落得现在这右武侯的官位。”

    一听程咬金这话,尉迟恭气的直接站了起来。

    “还有脸说,打窦建德那次是你来救我吗,明明是被人追杀跑到我那里求援。

    你这老泼皮真是越来越不要脸,就你那三两下功夫也敢出来卖弄。”

    可能是被尉迟恭道出实情,程咬金恼羞成怒,改口喊道。

    “尉迟匹夫,欺人太甚,有能耐到外边比划比划,看看是谁的功夫不行…”

    两名武将吵得热火朝天,其余几个武将拍手叫好。房玄龄和杜如晦却坐在椅子上眉毛都不挑一下,这两个人每次都是聊不了两句就喊打喊杀。

    自从有一次上前劝阻被程咬金砸了一个花瓶后,再碰到这事儿,房玄龄和杜如晦连拉架都懒得拉了。

    这时坐在对面的长孙无忌仿佛听到了脚步声,脸孔一变,程咬金眼尖。

    见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他们都安静下来,也规规矩矩坐好,闭口不言,尉迟恭等人张口正待骂出的时候,看形势不对,也学着程咬金闭口坐下。

    踏…踏…踏…

    “吵啊,怎么不吵了,方才朕在门外还听的里面吵架呢。”话音尚未落下,李世民就从门外缓缓走了进来。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一同起身拱手施礼。

    长孙无忌不仅是长孙皇后的胞兄,更居吏部尚书之职,行使宰相权利,见李世民进来,便率先开口。

    “参见陛下,不知陛下急召我等是有什么事情发生。”

    程咬金和尉迟恭理亏,起身拱手施礼后便闭口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