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十三 窦太皇太后过寿

    其余别人送的都没什么太大的新意。不是珍奇古玩就是从各地搜索的所谓山珍海味。到了堂邑侯府的时候,小黄门唱到:“堂邑侯府,道德经一册。”

    众人不由得开始嘀咕,这堂邑侯府怎么回事,也太小气了吧。居然只是献上一册道德经。虽然窦太皇太后喜欢老子,但这礼实在是太轻了些。但是谁也不敢大声说出来,毕竟馆陶大长公主最近虽然不再插手朝政,但这位公主可不是什么好惹的人物。更何况人家是窦太皇太后的亲生女儿。

    窦太皇太后也愣住了。只是一瞬又笑道:“馆陶,你搞什么新奇花样儿又?好吧,哀家就看看你家的道德经。要是没有新奇之处,哀家可是要罚你的。”

    馆陶自信的笑道:“那就请母后好好瞧瞧。到时候儿臣就等着赏啦。”

    当纸质的一本道德经出现在众人面前,大家都愣住了。世上居然有这样的白纸!道德经一整本也就薄薄一层。看着轻便灵巧。不少有见识的饱学之士立刻意识到这将引起一次学术界的大变革。窦太皇太后也很是新奇,拿手反复抚摸着这本书的表皮,用陈娇送她的放大镜仔细看着。嗯,墨都没有阴过纸背,可见纸的质量之好。不像以前的纸,一写字就烂掉了。

    “母后,这纸是我儿陈鞒在民间找工匠研制的。特献给母后,祝母后长乐无极。”馆陶拜服于地。有这样聪明的儿子女儿她亦于荣有焉。

    “好好好。这是哀家今年收到最好的礼物。有了这纸,天下学子将受益匪浅。这是造福于民呀。馆陶不错。鞒儿争气。哦,皇帝也看看。”

    刘彻接过这本纸质的道德经。心里也是激荡万分。有了这纸,天下学问无遗将传播的更快。大汉也必将更加昌盛。

    大家都传阅了一遍之后。当世大儒,现任丞相卫绾激动的说道:“陛下,这真是奇迹啊。有了这纸,各学子必将更加全力向学。大汉何愁不兴?老臣何其有幸,在有生之年可以见证大汉更加昌盛之时。”

    刘彻龙颜大悦,激动的说道:“丞相所言极是。朕决定兴建太学,招天下饱学之士共同誊写天下书籍。哦,陈鞒爱卿,不知这纸成本几何?”

    “回禀陛下,这纸的原料及其简单。只是树皮跟草木灰而已。”陈鞒答道。

    “好好好!爱卿立下一大功啊。朕早就看出爱卿大才。这样,爱卿从即日起调任朕身边中书舍人。”

    陈鞒心神一震。中书舍人一职虽然只比自己现在的郎官高一级,但是这个官职可以随时陪侍陛下身边,相当于陛下的参谋,位卑权重。非陛下亲信之人不可担任。

    “臣遵旨。”陈鞒冷静的答道。看来陈家最近的动作陛下都看在了眼里。陈家只要一直低调下去,不触碰陛下的底线,那短期内陈家安矣。

    “皇帝处理的极是。这广建太学,誊抄书籍,必将为大汉带来更多的人才。有了人才,大汉何愁不强大?”窦太皇太后赞道。最近彻儿虽然还有些浮躁,但相比以往已经沉稳许多。她终能不负丈夫之托了。也许阿娇说的是对的。应该是天子用学说统治天下,而不是学说通过天子统治天下。那儒道之争还真没什么必要了。窦太皇太后慈爱的拍了拍陈娇的手。孩子们都长大了,她也老了。

    作者有话要说:

    收藏收藏~~~含泪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