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五百一十五章 商量婚事

      凌志豪和常欣可谓是忙得热火朝天、三个儿子的婚事一起办。

  虽然三个儿媳一起迎进门、但是他们并不打算让三个姑娘从同一宅子里发亲、

  毕竟这要是出了一丢丢差错都会造成很大的后果的。

  比如要是上错了花轿啥的、那就真的是贻笑大方了。

  婚礼流程繁杂、正所谓三媒六聘方为明媒正娶。

  虽然沈婉仪、林芳菲、刘诗雯三人是孤女、但是凌志豪和常欣

  并没有因为这点就瞧不起她们、从而亏待她们、所以婚礼流程

  “三书六礼”(三书”指的是聘书、礼书和迎亲书,是在六礼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文书、

  “六礼”指的是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都是缺一不可的。

  其实婚礼、婆家这边做的妥帖并不只是给女方长脸、也是为男方长脸。

  新媳妇娶进门、妥帖盛大的婚礼也能让儿媳妇在婆家快速站稳脚跟、也能为新媳妇省去不少欺负和麻烦。

  虽然凌家的人都是好相与的、但是街坊邻居、以及一些七大姑八大姨啥的、那就不好说了。

  有的人自己在婆家过得不如意、

  就会在亲戚家新媳妇(或者自家新媳妇)身上找不痛快来填补自己心里的不平衡。

  所以男方家在婚礼方面比较盛大、重视的话、也相当于告诉人们:我们家的儿媳妇我们非常看重!

  也相当于告诉别人、自家的新媳妇不是谁都能踩上一脚的。

  毕竟、沈婉仪、林芳菲、刘诗雯三人没有娘家撑腰。

  所以想要她们以后能好过、也只有在婚礼方面多为她们考虑考虑了。

  想到这里、凌志豪和常欣的心又开始疼了。

  因为他们的心思不自觉的又飘到璇玑身上了。

  他们常常担心、璇玑日后嫁了人会被婆家的人欺负。

  虽然封家只有封老爹一位长辈、但凌志豪和常欣并不是傻的。

  这么多年了、他们也能看出来封家并不是像表面这么简单的。

  夫妻俩默契的对视一眼、都读懂了对方眼中的担忧。

  “娘子~”

  凌志豪握紧了常欣的手、欲言又止~

  “好了相公、咱们还是赶紧把儿子们的婚事商量好吧。”

  常欣另外一只手盖在凌志豪握紧她的手的那只手上,轻轻拍了拍、说道。

  “唔、好吧!”

  得到了自家娘子的安慰、凌志豪心情美美哒。

  然后夫妻俩继续商量着三个儿子的婚事……

  虽说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但是沈婉仪三人没有父母长辈、所以一切事宜该变通的变通。

  自古以来、婚姻都多有讲究以及忌讳。

  凌志豪夫妻二人托媒人拿上自家儿子的庚贴去女方家、

  互换“庚贴”,看年庚是否相配、生肖有无相尅。

  庚贴合下来自然是极其般配的!

  定亲前议亲,议亲始议“小礼”,在一些人家自然会均讨价还价。

  但是凌家是没有这样做法的、直接定亲。

  定亲后,凌家将商定好的礼品用杠箱抬到女方。

  女方回礼多为金团、油包及闺女自做的绣品。

  定亲凭证,男方送“过书”,俗称“红绿书纸”(纸张两层外红内绿)

  女方送“回贴”认可,俗称“文定”。

  接下来就是看日子了、选良辰吉日。

  也就是请吃酒迎亲日子、也叫“好日”。

  好日前新郎拿着红纸“知单”请长辈亲友吃喜酒,

  长辈要在自己姓名下写上个“知”字。

  璇玑三个哥哥的婚礼定在三个月后。

  好日前有待郎、待嫁习俗,所以小夫妻成亲前三个月是不允许见面的。

  这个习俗可是憋坏了璇玑的三位哥哥、都快相思成疾了。

  不过捏、璇玑的三位哥哥在憋了十多天后、还是悄悄咪咪去见了自家美娇娘了滴。

  在凌家三兄弟和凌家众人以及三位待嫁娘的期待中、终于到了商定好的“好日”那天了……

  好日前一日、双方父母亲请子、女吃包子、蚶子、肘子、栗子、莲子,讨“五子登科”彩头。

  沈婉仪三人因为是孤女、凌志豪夫妻二人特意请了村里德高望重的村长夫妻二人。

  好日前三五天,男方送女方“轿前担”,

  一般为鹅2只、大户人家一般用一对雁或者木雁、

  凌家用的是木雁代替、肉一方、鱼2尾等。

  接下来是看嫁资(妆):

  男方去女方搬嫁妆,女方置嫁妆于厅堂,让人观看,称“看嫁资”。

  器物披挂红色彩线,衣服等薰以檀香,箱底放数枚银元,俗称“压箱钱”。

  嫁资搬到男方,亦陈列于厅堂供人观看,亦叫“看嫁资”。

  由媒婆取女方钥匙包,取钥开箱,俗称“掏箱”。

  安床伴郎迎亲先一日,男方要“安床”,由一位“全福”妇女,

  凌家请的全福人是村里一位儿女双全、四世同堂的林姓婆婆。

  全福人取24双筷子系扎红线,安放新郎席子下,称“安床”。

  婚前一至三天夜里,由一个父母双全的小儇(男孩)伴新郎同睡、睡于床的里边,称“伴郎”。

  晚上要给这个小儇吃包子、花生、鸡蛋,寓“包生儿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