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五百五十六章 激光武器范围不够?王浩:亏你还拿了诺贝尔!

    一阶雷达波释放实验取得了巨大成功。

    沈会明团队制造了高频短波以后,又实验制造了各种频度的波,都一一取得了成功,并且表现的非常稳定。

    他们甚至还制造出了高频x光波,只不过受限于电磁脉冲技术原理,高频x光波表现的并不稳定。

    这主要是因为,电磁脉冲技术制造电磁波,注重的是增加电磁波的总能量,而不是增大电磁波的频率。

    在实验取得成功以后,他们马上上报了消息。

    沈会明团队的研究一直都很被军方重视,主要就是因为国内的雷达技术一直落后于国际最先进水平。

    这方面的研究也投入了很多,但肯定比不上那些老牌国家百年的积累,国内前科技领域已经实现了远远超越,结果‘软技术’雷达一直都跟不上,还是很让人郁闷的。

    一阶雷达技术研发成功,就是在雷达技术领域实现了超越。

    一阶电磁波,国际上连直接的检测技术都没有,更不用说去拦截干扰一阶电磁波信号了。

    相比常规雷达来说,一阶雷达信号覆盖范围更广,穿透力更强,想要研发检测技术的难度也要高的多。

    如果没有针对性的检测、拦截技术,即便通过分析散射的常规电磁波,发现了一阶雷达信号的存在,也根本无法做拦截、解析,一阶雷达传播过程中,不断的散射常规波,强行解析只会得到一大团的乱码。

    另外,一阶雷达信号的传播距离更远、穿透力更强。

    从理论上来说,即便是能量强度在临界线上的一阶电磁波,传播距离也是百万公里级别了。

    其中的原理就牵扯到《相对论》了。

    《相对论》的时间理论,常规环境下是正确的,光速传播的能量或物质,时间会变得无比缓慢。

    即便理论寿命只有几微秒,传播覆盖距离也要远比‘光速乘以存在时间’要长的多。

    如果一阶电磁波的能量强度很高,自然会有着非常惊人的传播距离。

    有了一阶雷达技术以后,电子战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对方无法拦截、干扰己方的信号。

    这就足够了。

    一阶雷达技术会成为其他科技的强力补充。

    比如,F射线技术。

    F射线发生技术,最重要的就是打的准,常规的雷达并不能帮助F射线调整准确方向。

    一阶雷达就不用了。

    因为有着极为惊人的穿透力和覆盖范围,一阶雷达足以在地面监测到太空上的卫星,也就根本不用再释放什么追踪卫星,去追踪计算目标卫星的轨迹,直接就可以在地面进行跟踪计算,然后就可以释放F射线,比光速精准的命中目标。

    地面上的F射线装置,就真正成为了‘卫星武器’。

    空舰系列飞行器也一样,一阶雷达可以穿透强湮灭力场,也就能支持空舰飞行器开启防护罩状态下,依旧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大大增强防御能力的同时,进攻也会变得非常犀利。

    如此重要的技术,自然就有很多人关注。

    沈会明上报的研究成果中,把王浩列在了研究贡献的名单中,而且是排在第一位的,比他的位置还要靠前。

    他上报消息后,和何俊磊说道,“这个研究,我们受之有愧呀。”

    “如果不是王院士是在这里的一个星期,我们已经走了弯路,要达到现在的程度,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

    他说着摇了摇头,“几年都不一定能做到。”

    “虽然王院士并不在乎,但我们必须要让其他人知道,他参与了研究。”

    何俊磊点头道,“王院士是真是太了不起了,把我们所有人难住的问题,他只是了解个基础就解决了。”

    “是啊!”

    沈会明叹道,“这次真是……心服口服啊!”

    ……

    王浩确实不在乎一阶雷达技术是否署名。

    那根本不重要。

    对王浩个人而言,就只是一项技术研究,是否署名也根本影响不到什么。他更在意的是,有了一阶雷达技术以后,未来的空天母舰就会更加的完善。

    他的工作还是非常忙碌的。

    等确定有了一阶雷达技术以后,他马不停蹄的好去了湮灭粒子实验基地。

    湮灭粒子实验基地正在做常规实验,但很多工作都开始围绕唐洪超的激光团队进行。

    比如,团队需要某个光源数据。

    实验就会特别去做检测,并提供足够的光源数据支持。

    唐洪超一直忙于激光设计工作,过去的20年时间里,他都觉得自己没有这么兴奋过。

    现在的工作简直就像处在梦中,他们研发全新的激光技术,却根本不用考虑光源问题,就直接围绕光源做设计。

    难题,已经被解决了。

    其他的设计研究相对就简单多了。

    问题在于,以此设计出来的激光,轻易远超历史最高的强度,并且能轻易取得很大的成功。

    这就好像是研究核弹,结果说已经完成了核反应实验,剩余的工作就是把反应原料装在一起,研究怎么让爆炸更充分,显然,研究的难度系数直接下滑了一个次元。

    现在他们的工作就是要把光源罩住,内部设计光路集中传播通道,和‘放大镜集中光束’类似。

    然后,再进行最后的释放。

    唯一的难点在于,光源覆盖范围太大,内部温度也很高,常规的材料肯定不行,好多部分的材料都要进行论证。

    但是,激光武器技术本身就有高温承载的问题,他们刚完成的研究就是用一阶材料增强激光器承载温度上限,来制造出更强的激光。

    一个多星期,唐洪超团队完成了初步设计。

    王浩来到了湮灭粒子实验基地后,唐红超迫不及待的介绍起了设计成果,“在综合了光源技术数据之后,我们已经完成了初步的设计。”

    “可以在光源外层,一口气设计出八个以上的激光释放口,每一个激光释放口,发射出来的激光都能覆盖百公里以上范围!”

    他的话音铿锵有力,显然是非常的激动。

    王浩的反应可不在唐洪超的意料之中,他听罢直接疑惑问道,“覆盖范围只有一百公里吗?”

    “……是啊?”

    唐洪超呆愣愣的,赶忙解释道,“王院士,百公里,已经非常远了。激光是光束,空气中消耗能量的速度太快。”

    王浩听罢点头问道,“如果是在太空中呢?”

    “那可能会达到两千公里?”

    唐洪超摇头道,“这个我不能确定,从理论上来说,真空中的能量损耗只有理论值,传播距离趋近于无限,但实际上,当然不可能。”

    王浩点头评价了一句,“还不错吧。”

    他明显还是不满意。

    唐洪超也知道王浩对于光学不太了解,他赶忙解释道,“王院士,常规的激光武器,能覆盖百公里以上已经很了不起了。”

    “这主要是因为空气和粉尘,激光释放出去,能量损耗实在太大了。”

    “现在使用的最高端战术激光武器,平均功率能够达到一百万瓦,射程也只有十几公里而已。”

    “那是国际上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