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4章 第十四章

    朱明毫不犹豫的回答:“这想法我一直都有,正好哥哥他们到了上学的年纪,我也可以一起跟着去。”

    朱振山沉沉地开口:“你可知道,我们岩山镇,就没有女子上学的先例。”

    朱明:“我知道,那又怎么样呢?岩山镇也没有第二个小娘子会做竹编,会画图。我觉得我必须去念书,只有这样,我更多的想法才能实现,而且我的志向也绝不仅仅只是做点竹编而已。”

    朱振山定定地望向这个幼小的孙女,他知她聪慧有才华,却从不知,她还有这样的壮志,这是朱家多少辈也从未出现过的天才,有子如此,何愁家门不兴!

    朱振山眼中都带了一丝湿润,说道:“明娘,你要生为男儿该……”

    朱明不客气地打断他,掷地有声地说:“祖父,女儿身没什么不好的,男子能做的我一样能做,我不但能做,我还要比他们做的更好、更强。起码目前,第一步我做到了,不是吗?”

    朱振山看着朱明坚定的表情,突然朗然一笑,“好,不愧是我朱振山的孙女!你以后能做成什么样,我这把老骨头拭目以待。”

    就这样,一锤定音,朱明上学的事定下来了。

    旁边的朱星朱宝被朱明的一番话激励到了,也齐齐说道:“我们也想和明娘一起去念书。”

    一个孙女也是念,三个孙女也是念,朱振山第一道坎过了,后面的也就好接受多了,于是拍板,三个孙女一起上学。

    三个女孩都很激动,抱到一起,开心地说着悄悄话。

    几家欢喜几家愁,朱旭几人就笑不出来了,小几岁的妹妹都要去上学了,自己还能逃掉嘛!

    朱家今年,三个岁数大点的少年就不去读书了,回家跟着大人做木活、种地,六个小的进学堂。

    天幕黑沉,家里人都沉入梦乡,朱立良夫妻两俩却还没睡着,在被窝里悄声说着话。

    叶秀:“三郎,今天明娘说的那些话,我听了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朱立良:“你担心她?”

    叶秀抹抹眼泪:“你们男子自是不知女子在世间行走的苦楚,我是知道的,她要做的的事哪有这么容易呢?女子做事总是比男子难上许多的,我是做娘的,我当然会为她着想,我就是怕她要吃好些苦头,心疼罢了。”

    朱立良搂住妻子,安慰道:“明娘聪慧有出息,做父母的该高兴才是。再说了,我们还年轻,家里也有这么多人,她想做什么,我们都会全力帮她,支持她,我们尽好做父母的本分就是了,她自己的路,自然由她去闯。”

    “睡吧。”

    直到元宵节过后,林秀才的学堂才正式开学。

    朱振山和杨高梅一块领着孙子孙女去拜见老师,他们准备了束脩,六贯钱,一个孩子两斤猪肉,两包糖,一包茶叶的惯例,外加一大筐鸡蛋,三匹布。

    在古代上学实在是一笔大开销,六个孩子一起上学,这么多东西,是用驴车驮过去的。

    在村子里走着,村里人见朱家这么大阵仗,都纷纷侧目,熟识的亲戚上来询问:“朱老哥,你家今年卖衣架看来赚得不少啊,连孙女都要送去学堂。”

    朱家在镇上摆摊的消息,整个朱家庄基本上都知道了,都猜测他家赚了不少钱,如今人家连孙女都送去学堂,看来真是狠狠赚了一笔。大部分人家还好,但也就不乏眼红的人上前酸几句。

    朱振山气定神闲的笑着,没正面回答他,绕开话题说道:“家里干活的人也管够,这几个皮孩子在家里淘气的很,都送到学堂里,让林秀才管束管束他们。现在时辰也不早了,我们赶着去拜师,改日得空,来家里做客啊。”

    朱振山不想和此人多说,撇下这人就走开了,后来路上也没人过来问。

    到了林秀才家院门外,把东西卸下车,朱振山杨高梅抱着大件的物品,小件的一个孩子拎一点,才踏进院里。

    本来拜师一般用不着给这么多东西的,但杨高梅想着,送孙女来,不知这林秀才会不会收下。要是他不收,看在这丰厚束脩的份上,两个老的再豁下脸面磨一磨,都是乡里乡亲的,林秀才这人又心慈,应该会同意。不过杨高梅还额外备了一个五两银子的小荷包,到时候瞅准时机,塞给林秀才。

    朱秀才家是一个小两进的院子,前面的小院做学堂,后面大点的院子自己住。此时学堂里已经有学生在了,他们都在自行温书,还没到上课的时间,朱明兴致勃勃地观察着。

    学堂和住处通了一道小门,迈过小门,才到了林秀才的住处。

    朱振山和林秀才寒暄了一会儿,这林秀才穿着一件洗的有点发白的儒袍,头上带着方巾,留着一把胡子,清瘦的身材,约莫四十多岁,看着倒是很有读书人气质。

    “什么?你家要把孙女送来学堂?”